原标题:数据猿专访星红桉副总裁潘宇文:大数据摒弃了“人为污染”,让广电传媒的收视采集更快、更准、更真
来源:数据猿 记者:张叶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楼宇电视、公交移动媒体、手机媒体等一系列媒体新形式出现,随之而来的多渠道传播方式导致海量数据产生。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挖掘更大价值,促进广电传媒行业的发展,成为传媒大数据公司面临的一大问题。
星红桉副总裁潘宇文接受数据猿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便广电媒体加快了在新媒体领域的布局,在更具活力的互联网企业冲击下,广电媒体的受众、收视率、广告份额等依旧呈现下滑趋势。不过,中国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已突破2亿,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高达81%,传媒业“牵手”大数据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潮流趋势。
星红桉成立于2013年12月,致力于将互联网大数据先进平台技术和分析用户方法引入广电传媒行业。星红桉深入研究传媒需求后,针对传媒行业各细分领域先后推出一系列产品和服务,是大数据时代调查与研究用户收视价值的早期探索者。
连接传媒与受众的“纽带”——收视率
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收视模式,收视终端越来越多样化、便携化,使受众可以在任意时间通过合适的渠道挑选自己喜欢的节目。据调查显示,2016年,全国OTT用户高达5000多万,IPTV用户超过6500万,北方7个省市的IPTV增幅超过100%,呈现井喷式增长。
潘宇文告诉数据猿记者,随着双向电视、交互式多媒体系统、数字电影的普及,以及数字技术在电影、电视等行业的广泛应用,数字媒体传播形式已经不再是“点对面”的广播式传播,而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与受众接受程度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的反应在收视率上。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摒弃传统抽样调查方式,把大数据引入广电行业收视采集是大势所趋。
目前,大数据下的收视率采集,是将电视生态中的电视机顶盒(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IPTV和OTT等网络机顶盒)回路数据、基于移动终端视频消费的回路数据、社交媒体上视频分享和用户讨论数据,以及与在线视频服务有关的ISP服务器后台数据等用户收视行为数据全部采集,经过分析后生成收视率数据,而这一过程需要很多大数据技术手段。
没有假数据!?
伴随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很多行业也不同程度出现数据造假现象,但是潘宇文坚定地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没有假数据!”
按照传统收视抽样调查方式(即日记卡法和测量仪法),传媒行业在采集收视率时存在“数据污染”和人为数据造假情况。当某节目播出时,制片方可能通过某些渠道了解到调查公司样本库所在区域,然后利用线下社区活动或礼品回扣等方式改变用户的真实观看行为;另外,还有人利用不正当技术手段干扰频道信号,影响竞争对手的节目收视。
大数据技术依靠客观的真实数据,能够摒弃收视率数据采集的“人为污染”现象,推动行业良性发展。潘宇文表示,他们与网络公司合作,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直接采集节目的实时数据。如果一个家庭有人打开电视机,遥控行为数据就会回传到数据采集平台,技术部门进行数据清理和分析后计算得出收视率。
数据是一切商业利益的根源,也是企业开展商业模式的起源。潘宇文称,就大数据技术而言,各家公司没太大区别,但是企业要想在行业内有长足发展,必须要形成自己的行业壁垒。星红桉联合了网络运营商、电信IPTV、联通IPTV、OTT智能盒子,创建了具有自身优势的实时收视数据采集系统。
广告是收视数据最直接的变现方式
对于传统电视媒体来说,没有收视率就意味着没有广告收益。目前,很多广告主在投放电视广告时看中的还是收视率,某频道、某时段是什么样的群体在观看,以及收视率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其广告投放。然而,广告界一直以来的“潜规则”是:广告主都知道广告费会被浪费一半,却不知道浪费在哪里?
潘宇文称:“大数据时代,信息量越大,大家就越需要‘精准的’广告。广告打出去,让想买的人看到,不想买的人看不到,这就是‘精准’。广电传媒的收视数据就是要帮助广告主做精准营销,提高广告购买度,不浪费广告费。以收视率为基础的商业性广告平台就会成为行业刚需,不仅可以为广告主评估播出渠道和投放价值,还能比单纯卖数据更能体现数据价值。”
2015年,星红桉结合自己的大数据收视采集优势,推出广告电商交易平台“淘播播”,使广告主和媒介平台能够在线交易广告位,并且双方对广告投放区域、GRP、CPM、CPRP、CPC、CPA等数据能够一目了然,不仅构建来了高效透明的广告环境,同时解决了县级台、城市台等弱势广告位的出售难问题,堪称广告界的“红娘”。
“事实上,对广电传媒数据感兴趣的客户有很多。他们对自己的网络用户流失度需要有很好的把控。如果区域内某一用户对频道内容不感兴趣,有线运营商很容易流失该客户。所以,广电传媒数据对网络运营商监控用户流失率也很有必要。”潘宇文补充道。
本文记者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