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是代表普通人的水平,因此太灵敏或者太不灵敏的鼻子都不行。”蒋智伟给记者介绍了一遍他们工作的流程,听起来像是一个淘汰制的游戏:
两名判定师将采集回来的样本根据现场的浓度确定稀释倍数,样本以纯净空气适当稀释后,置于三个嗅袋中的一个,另两个嗅袋仍装纯净空气。随后由6名“闻臭师”分别以嗅觉判断哪个嗅袋中含有臭气。在每一轮闻臭气时,嗅辨错误的嗅辨员会被“淘汰出局”,让能闻出来的继续闻,直到6名嗅辨员都闻不到臭气为止。这个过程中塑料袋里的臭气浓度也会逐步降低。
最后,根据专业公式,计算出该气体样品的臭气浓度。“干这个性格得果断,因为其实经过稀释,气味已经很淡,有时候就是靠你瞬间的判断,如果犹豫不决,就会错过最佳的评判时机。”
“如果工作了一小时,就一定会让鼻子休息5分钟,走到室外,闻闻新鲜空气,让鼻子放松下来。”小蒋教了记者标准的“嗅辨姿势,“在当年的培训中,老师就让我们不要直接凑到样品袋上闻,而要稍微和鼻子有点距离,然后用手将臭味轻轻扇到鼻中。”
一路听来,记者眼中的嗅辨师是个考人耐性的行当,因为每一次恶臭分析都要持续60—9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你要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会比平时更累”。再加上每次分析必须在采样当天完成,所以“嗅辨”工作一般都是在晚上,如果有好几组数据,工作量会非常大。
作为新兴行业,嗅辨员的工资会不会很高?蒋智伟告诉我们,嗅辨员目前都是环保局的职工“兼职”的,除了嗅辨,他们还要做大量其他的环境监测工作,工资待遇均和其他的环保工作者一样。
苦吗?小蒋习惯性地摸摸自己的鼻子:“当时选择这个职业,就是因为自己是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现在虽然辛苦,但想到自己是在帮助老百姓,创造一个空气清新的居住环境,还是很有职业自豪感的。”
去年,全国激增嗅辨师千名
本报讯 中国的“嗅辨师”从何处来?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把年轮往前拨上9年——2002年,天津建成了当时我国唯一一个专门从事恶臭污染控制的实验室,并且为国家制定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此后,又陆续为各地培养了一大批嗅辨师。
本报记者致电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邹克华,邹克华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共有嗅辨师三四千人。江浙区域步子迈得比较大,但全国许多省市都还没有“嗅辨师”。
有一个数据让记者很感兴趣:现在的嗅辨师中,有1000名都是在2010年一年中增加的。“在未来嗅辨员队伍还将细分,目前已经出现了专门‘嗅辨’汽车内部空气环境的嗅辨员,不排除以后会出现其他类型的嗅辨员。”
说到这里,记者想到了已经应用到环境监测当中的“电子鼻”,为什么不能用仪器来“嗅辨”呢?据邹主任介绍,恶臭气体一般是由很多气体混合而成的,普通仪器对于单一气体很敏感,而面对混合气体时,它们就不“感冒”了,这时,就需要人的鼻子来“明察秋毫”。
本报记者 张彧 潘越飞
嗅辨师的鼻试怎么考
嗅辨员资格认定由国家恶臭实验室认定,除了理论考试、现场提问外,还有一场严格的鼻试——应试者要分清楚五种标准臭味,分别是花香、汗臭、水果香、粪便臭味、甜胶臭。
主考人会把5条无臭纸中的三条一端浸入无臭液一厘米,另外两条浸入标准臭液1厘米,然后将五条浸液纸间隔一定距离平行放置,同时交被测者嗅辨。当被测者能够嗅辨出5种标准臭液的纸条时,才能成为嗅辨师。
上一篇:1小时学到10种环保方法
下一篇:环保部通报两名司局级干部插手环评审批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