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只由本报读者制作并委托记者带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环保竹篮,8日在贝拉会议中心赠送给来自世界各地的50名与会代表、媒体记者。环保竹篮成了大会代表们眼中来自中国浙江的珍贵环保礼物。特派记者朱国平摄
本报记者递上的环保竹篮成了大会代表和媒体记者们眼中来自中国浙江的珍贵环保礼物。特派记者朱国平摄
从中国到丹麦,从浙江到哥本哈根,飞越7000多公里,50只由钱江晚报读者制作并委托记者带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环保竹篮,8日在贝拉会议中心赠送给来自世界各地的50名与会代表、媒体记者及其他参会者,把中国浙江民众从自身做起,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行动与声音带到会场。
竹篮传递
浙江民众环保声音
这些竹篮由钱江晚报读者、浙江永嘉农民陈飞提供,他长期关注环保事业,并在村里倡导使用竹篮,拒用塑料袋。他当选中国人大代表后,提出了限用塑料袋的提案,并推动了中国限塑法规的出台。
气候大会开幕前,他获悉钱报记者将赴哥本哈根采访的消息,便主动前来联系,希望记者捎带竹篮送给参加会议的代表,展示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与倡议。
昨天是气候大会第二天,记者背上竹篮,坐城铁转地铁来到主会场贝拉中心。过安检时,装竹篮的箱包被久久留在扫描透视机中,安检员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要求记者打开包裹。记者解释说,这是毛竹制作的篮子,是绿色环保制品,将作为礼物送给出席会议的代表。保安明白了记者的意思,连连表示赞许并迅速放行。
挪威记者
要把竹篮写进报道
第一只竹篮在新闻中心送出。收到这份礼物的是挪威女记者AnneVinding,来自一家名为VGmultimedia的媒体。收到竹篮,她一脸惊喜地说,“这是绿色制品,可以重复使用,非常好”,还连连表示感谢。
在每一个篮子里都放着一份去年《人民日报》对陈飞推广环保竹篮报道的复印件。因为担心老外看不懂,记者又打印了一份英文简介。看了介绍,Anne对中国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与自觉的环保举动非常感兴趣,她决定围绕这件事写一个报道,并希望记者提供更详细的资料。
免费的环保竹篮
成了抢手货
摩洛哥的会议代表英语不溜,看了说明之后还是不太明白,只好叫来一旁的同伴翻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后边感谢边称好。
而来自印度一家名为INXNEWS电视台的记者PierreMarioFitter长得非常帅气,还能说几句汉语,交流起来方便了许多。拿到记者送出的竹篮后,小伙子上看下看仔细端详后连说“很好,很好”。接下来他想说一句话,比划了好长时间记者才明白过来。原来,他想问是不是免费的。他貌似不太相信这样好的竹篮不用花钱就可获得。当听到记者说是礼品,“FREE(免费的)”时,小伙子会心地笑了。
Pierre向记者了解中国浙江毛竹的情况,知道毛竹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生长很快,可以制作各种环保产品后说,“可惜,印度毛竹很少,不知可否植种,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作用。”
一旁的刚果女记者Rosaliev看到记者在赠送竹篮,急急地插话进来,也想要一个篮子。“这是环保工艺品吗,能不能送我一个?”在她眼里,环保竹篮就是个精美的工艺品。
大会代表为钱报读者
留言共勉
气候大会会场贝拉中心内,行色匆匆、表情严肃的大都就是各国代表了。记者拦下一个,就送出竹篮。来自丹麦的JensMadsen明白记者的用意后,高兴地收入篮子,还让记者给他5分钟时间,仔细思考后写下了整整一页文字,呼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
来自多哥的Yacoubous是代表团的官员,他正要去参加“77国集团+中国”的闭门会。他也停下匆匆的步伐收下竹篮,赞叹中国人的手工技术很好,环保意识更高。“中国政府提出减排目标,中国民众从自己做起,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贡献。”
50个竹篮很快就送完了。许多记者、政府谈判代表、非政府组织成员还为本报读者留下了签名,和保护环境的共勉之语。来自德国的大会代表Emane这样写道:“共同行动,拯救地球,为了未来,为你,为我。”
上一篇:唯有全民环保,才有绿色家园
下一篇:来自韩国的清馨花语环保吸异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