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不能再沿用传统的安全观念和管理模式,公众需要的,是升级整个安全治理系统,在理念上零事故,技术上零缺陷,管理上零漏洞。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泄漏爆燃,已造成35人死亡、166人受伤。事故原因初步查明是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起火。
然而,这显然不是什么管道老化问题。因为这条全长176公里的输送管道,今年8月28日才正式投入使用。新建管道出问题,无论什么原因,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个全局性问题:在这样一个重化工时代,什么样的安全治理,才能纾解社会公众的安全焦虑?
远的不说,就在今年6月,上海两家化工厂接连发生爆炸燃烧事故。类似事件,使安全问题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而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的崛起,又使此类安全事故迅速成为舆论事件。显然,沿用传统的安全治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公众的安全需求。
为什么一些城市的PX项目遭到群众反对?原因或许不在于群众不懂PX项目常识,而在于群众对有些政府部门、企业等在安全治理方面的不信任。一些地方有关事故的发生,则会加重这种不信任的程度。当人们对安全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关切度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如果不及时切准和因应这样的脉搏,最终只会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也会给发展带来障碍。
现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新的转型,这显然不仅仅是经济结构方面的事,它本身就应意味着从国家到社会、从观念到行动、涉及各领域诸方面的一场深刻变革。具体到化工领域,就是不仅看重它对经济的拉动,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更要注重它的安全,注重及时打造化工安全的“升级版”。
据称,青岛这个输油管道项目总投资13亿元,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54亿元。但是,没有安全的效益,并不是民众需要的。
想想那么多人伤亡的悲剧,想想它带给百姓的安全恐惧,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只有注重安全的发展,只有把安全放在首位的项目,只有把“零事故”理念化入骨髓,我们才能说其带来的效益是干净的,是能够给社会公众带来福祉的。
因此,因应公众的强烈需求与期待,现时代的安全治理需要及时升级。尤其是化工行业,不能再沿用传统的安全观念和管理模式,也不能是“打补丁”式的安全反思。公众需要的,是升级整个安全治理系统,在理念上零事故,技术上零缺陷,管理上零漏洞。这可能意味着一次观念的革新,也意味着资金投入的全面增加。比如今年7月,大亚湾就决定投40亿元升级石化安全。多些这样的实际行动,公众的安全焦虑才会有效纾解。
本报特约评论员那云风
(原标题:化工安全升级才能纾解公众焦虑)
(编辑:SN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