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投·兴庐科技产业园(张大岗/摄)
新闻背景
8月26日举行的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提出,要从破解资源约束出发,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确保完成省定各项约束性指标;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产业创新转型的“紧箍咒”,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合肥,需要有大手笔的规划与投入,更需要精算能源资源的投入与产出账。
2012年,合肥市万元GDP能耗降幅位居全省第一、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实现生产总值195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3%,增速快于全国和全省。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0.655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32%。
节约集约用地成全国典范
合肥日报讯走进庐阳工业园区,记者惊讶地发现,这里有一片“现代住宅小区”,仔细一看,原来是多层标准化厂房。“自建厂房周期长、报建过程复杂、资金压力大,选择多层标准化厂房后,困难迎刃而解。再有两个月,我的公司就能搬到这里了。”在该工业园落户的合肥流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干兴奋地告诉记者。
多层标准化厂房是合肥市集约用地的成功探索。合肥工投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大顷给记者算了笔账:“一般工业用地供地要求为亩均投资强度不少于400万元,亩均产值不少于500万元,亩均税收不少于30万元。而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单位土地的产值和税收等各项数值。以工投·立恒工业广场为例:从2012年度入园投产的58家企业统计看,亩均投资强度达到580万元,亩均产值650万元,亩均税收47万元。”
合肥市各工业园区都在精算集约用地“产出账”,节约使用每一寸土地。比如,以仅占合肥市0.6%面积的土地,经开区就贡献了全市近20%的GDP和30%的工业产值,为全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开发区树立了集约用地的典范。
在向“空中”要效益的同时,合肥市也将目光“向下”求索。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被搬到了“地下”,成为全省首个地下污水处理厂。城隍庙地下商城、老市府广场地下歌厅,还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综合体利用地下空间建地下多层停车场。而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合肥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入了新阶段。
日前,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13-2020)》,未来,合肥市还将新增地下车站、地下人行通道和更多的地下停车场。
除此之外,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在极大改善市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的同时,有效地挖掘了城市存量土地资源。“在保证居民拆迁安置用地的前提下,市政配套设施和公益设施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区域现代服务业水平不断提升。”市国土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梅园新村改造就可见一斑——‘之心城’城市综合体就是依托梅园新村改造项目开发建成的,成功地引进了大洋百货。如今,‘之心城’已经成为三里庵商圈一颗耀眼的明珠。”
合肥市节约集约用地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束顺龙告诉记者:“为节约使用每一寸土地,合肥市建立了以市土地管理委员会集体决策为核心的顶层设计,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融合为核心的空间统筹,以对项目用地单位和政府同时约定责任的‘双向约束’为核心的政企联动,以阳光地产为核心的市场配置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构建了‘制度规范、运作有序、公众参与、上下同欲、责任明确’的土地管理新格局。”
一季度,合肥市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总量继续保持省会城市前十。与此同时,合肥市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量则一直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
节能减排促进产业创新转型
8月27日,记者来到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化动力供应站房。这里集中了该公司的余热利用、清洗废水回收利用和合同能源管理等三个项目。在机器全速运行的同时,企业实现了节能减排。
京东方技安环保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来公司设计每年要用近1万吨的蒸汽,有了余热利用项目后,企业就不需要用蒸汽了。”原来,余热利用项目将生产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热能进行收集,再供给需要热能的生产环节。“现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节能措施。2012年,节能技改项目为企业节约成本2285万元,同时折合少用了标煤约3200吨。”
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然而,记者从工业生产一线发现,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耗大户也成了节能大户。据统计,2012年,全市149户重点用能单位综合能源消耗量为855.7万吨标煤,占全市能源消耗总量的36.67%,共实现节能量33.69万吨标煤,超额9.57万吨标煤。其中工业企业实现节能量30.5万吨标煤,占全部重点企业节能量的90.53%。
“除了工业节能,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领域及商业、旅游等领域也在全力节能。”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王勇说:“我们将省里下达的节能目标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分解落实到16个市直部门、13个县(市区、开发区)和‘百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另外对20个重点节能项目按月调度。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大力推广节能新机制、新产品。”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全社会节能,合肥市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均完成省控目标。2012年,万元GDP能耗降幅位居全省第一、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第一。合肥市已连续五年获“安徽省节能先进单位”殊荣。记者从省节能办了解到,合肥市有望连续六年获此殊荣。
铁腕节能减排也在倒逼粗放型发展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王勇告诉记者:“今年,合肥市将淘汰水泥、造纸和建材行业的落后产能,同时拟结合淘汰落后节能设备、四类工业品节能补贴政策,开展‘电机能效提升、淘汰落后机电设备专项行动’;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4%,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17.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节能减排工作深入推进,产业创新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合肥生态将越来越美好,发展的步子也会越来越大。(方娟)
(原标题:合肥:精算资源能源“投入产出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