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晓玲
晨报讯 上海将出现5至8款全新开发的新能源乘用车,全市将建5000个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还将出现助老助残的智能机器人、安防及排爆机器人……昨日,市经信委举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11个专项发展情况新闻通气会,介绍了未来智能制造装备、民用航空、卫星导航、新能源高端装备、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专项工程的发展计划。
到2015年,预计本市新能源汽车企业年产量将达6万至10万辆,其中本地产量5万至8万辆,乘用车、商用车分别约占90%和10%。争取5至8款全新开发的新能源乘用车量产,形成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本土化供应体系,汽车电子产业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达到30%左右,产业整体实力和产销规模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届时,全面掌握整车集成及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千克以上,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燃料电池电堆性能进一步提升,整车成本大幅度降低。
此外,除新能源车整车购买外,探索整车或电池租赁、汽车共享等新型商业推广模式,预计示范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亿元左右,力争累计建设5000个左右道路、P+R等社会停车场所的公共充电桩、若干个单位及私人自用充电桩和50个公共充换电站,结合现有加氢站改建或新建5座加氢站,完善配套设施运营和安全保障运行体系。
(原标题:上海将建5000个新能源车公共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