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杨育才
餐桌和化工厂,是我国地沟油的两大“归宿”。如何将地沟油从餐桌上赶到化工厂?昨天下午,专家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政府不妨借鉴一下日本、德国的经验,“疏堵结合”,除严打地沟油犯罪之外,也要鼓励企业将地沟油加工为化工产品,用市场手段将地沟油赶下餐桌。
环保局监督饭店地沟油
“过去,多个部门管不了一个地沟油;现在由环保局牵头,我们和餐厅饭店签订供油协议,问题就解决了。”昨天下午,诸暨兴绿油脂公司总经理杨建国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将回收来的地沟油,生产加工成油酸、脂肪酸等化工助剂,市场销路很广。
提及餐桌上的地沟油,日化专业出身的杨建国语气沉重:“地沟油加工成的食用油,里面含有砷、黄曲霉素、苯丙芘等,这些都是致癌物质。”
在地沟油是“过街老鼠”的喊打声中,杨建国看到了商机。但刚开始时,回收地沟油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简单,一些小作坊往往以更高的价格从餐厅饭店抢购地沟油。
杨建国介绍说,环保局出面协调后,全市营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餐厅和饭店,都和公司以及环保局签订了三方协议,这些餐厅和饭店的地沟油全部提供给兴绿油脂公司作为原料。兴绿油脂公司组织专门的回收队伍,在餐厅饭店结束营业时间后上门回收泔水和地沟油,并每天记录回收数量。“在接受环保局年审时,餐厅饭店和公司都提供这一数据,以保证地沟油没有外流到非法小作坊。”
根据杨建国提供的数字,在兴绿油脂公司的全部生产原料中,地沟油占70%-80%。粗加工后的地沟油收购价格为5000元/吨,加工成品可以卖到每吨1万元左右,除去加工成本,还有部分利润。
杨建国还告诉记者,签有三方协议的大中型餐厅和饭店,在向他提供地沟油方面都非常配合,最配合的是学校餐厅。但除此之外,仍有不少中小饭店排出的地沟油去向不明。
地沟油炼制柴油需政府扶持
解决了回收途径之后,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问题是否就能迎刃而解?对此,厂家和专家都表示并没有那么简单。
杨建国昨天下午告诉记者,和回流到餐桌上的食用油相比,用地沟油生产的油酸等产品利润明显低很多。“地沟食用油工艺简单,但价格高出一大截。”
尽管拥有诸暨惟一回收地沟油的资质,但杨建国仍心存疑惑。“去年底,国家对利用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实行免税,尽管我也是利用废弃动植物油,但却享受不到免税政策,因为我的产品不是生物柴油。”在合理利用废弃动植物油方面,杨建国希望政府能够扩大免税范围。
杨建国的建议,部分得到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宁守俭的支持。宁守俭昨天下午在接受晨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尽管原材料都是地沟油,食用油可以卖到10000元/吨,做成生物柴油却只能卖出8000元/吨,前者的利润更高,在市场上自然有优势。“但这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因为地沟油危害人体健康,违背了社会道德,这需要政府介入和平衡,将废油的回收利用监管起来。”宁守俭认为,政府各个部门的监管,只是一种“堵”的方式,治标却难以治本。他建议说,政府应对“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等产业链进行调研,根据企业的利润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宁守俭介绍说,在治理地沟油问题上,日本和德国的经验都值得借鉴。在政府扶持下生存下来的德国生物柴油企业,现在已经不需要政府补贴,能够做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