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南方社论:中国的能源和资源安全需要多元化

    南方社论:中国的能源和资源安全需要多元化

    来源: 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1-01-04 访问:

      2011年第一天的清晨,随着俄罗斯方面开启通往中国的供油阀门,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行,俄罗斯的原油开始进入中方境内位于黑龙江漠河县兴安镇的首站储油罐内,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贯通,每年1500万吨、期限20年的中俄原油管道输油合同开始履行。

      这条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边境,止于大庆末站,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000万吨。根据之前的规划,这应该就是设计总长为4100公里、建设周期为4年的所谓“泰纳线”率先开通的中国支线。“泰纳线”起自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泰舍特,途经贝加尔湖北部,然后沿着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和中俄边境地区,一直通往俄罗斯的远东港口纳霍德卡,可以同时向中国和日本两个当今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经济大国供应原油。

      中俄输油管道的如期开通,对两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一方面,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过去10多年来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天然气的出口及其价格的迅速上涨。然而,以往俄罗斯(前苏联)油气出口的对象主要是欧洲国家。相对而言,这些成熟国家的需求几无增长空间,加之近年来俄罗斯与输欧原油管道必须经过的乌克兰政治关系紧张,对俄罗斯传统油气战略构成了潜在的不确定性。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新兴经济体,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向东看”将为俄罗斯的油气工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撑。

      而在另一方面,眼下中国已是全球能源第一消耗国、原油第二大进口国,目前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而且可以预计,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中国对于国外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将与日俱增。

      长期以来,中国的原油进口一直主要依赖政治军事局势相当不稳定的中东地区,特别是沙特和伊朗,国际反恐战争的爆发以及伊朗核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难以预料的风险。尽管新世纪头10年中国加快了与非洲国家的资源合作,但这些地区的局势很多也不稳定。且无论是中东还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原油,都需要经过漫长水路才能抵达中国东南沿海港口,耗时耗力,且受到印度洋和南海不稳定局势影响的可能性正在日益加大。相比之下,俄罗斯与中国政治关系友好稳定,两国一望无际的接壤边境可以保证来自俄罗斯的原油直接进入中国北方内陆腹地。从目前开通的中俄原油管道输入中国的原油,达到了中国一年进口原油总量的7%-8%,这是一颗不小的定心丸。

      因此,新年伊始的这个事件,是“金砖四国”中的两个成员之间的一次有助于双方的原油贸易多元化的成功合作。

      然而,事实上,从一开始的“安大线”到后来的“安纳线”,再到最后的“泰纳线”,要不是俄罗斯的东方输油计划一变再变,我们根本用不着等到今天就能用上来自俄罗斯的石油。这里面既有中日之间的利益博弈,又有贝加尔湖的环保因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俄罗斯人的办事作风。但仅从这一点看,中国的能源和资源安全所需要的多元化,应该远远超出这种两国合作。

      “泰纳线”的建设,依靠了中国提供的贷款。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近年来中国正试图将自身庞大的外汇储备转移成为对海外资源的有效掌控力。2010年里,中国对铁、铜、原油等资源的投资,历史上首次超过了对美国国债的投资。而美国政客对人民币汇率发动的口水战以及美联储接二连三的所谓“定量宽松”的印钞政策,还将进一步把中国的外汇从美国国债市场赶向国际原材料市场。

      中俄原油管道开通,实在是一种皆大欢喜的局面,它是新兴市场国家为减少对传统发达国家的依赖、更好地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所采取的优势互补的经典合作。相信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里,类似这样的合作将会越来越频繁和活跃,它们将极大地改写本世纪的全球力量版图———俄罗斯原油流向由西向东的“改道”,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并且,这种改变是通过开放、自愿和互利的市场交易手段,而非咄咄逼人的排他性政治结盟形式。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上一篇:杨浪涛:车船税新政需尽快出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方向
    下一篇:21世纪可替代能源可燃冰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