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长沙中学生社团与时间赛跑 成为学生课余时间最爱

    长沙中学生社团与时间赛跑 成为学生课余时间最爱

    来源: 中国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05-20 访问:

        这边,动感的劲舞跳出青春的风采;那边,环保社成员穿上自制的环保大袍。

      这边,自创的流行歌曲High翻校园;那边,“模拟联合国”在校园开大会……

      日前,长沙市一中近千名中学生社团精英彻底忘记“升学压力”、“没时间”、“没兴趣”和“家长不支持”的烦恼,自己当家做主,展示了一场活跃、丰富、亮丽的校园社团风景。

      下棋、唱歌、画漫画、玩魔术、玩摇滚……这些平时看上去“不务正业”、影响学习的事,在长沙市一中被大力提倡。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建戏剧社、动漫社、文学社、英语社、DEMO音乐社、DV电影社等21个学生社团,这些社团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的“最爱”。

      社团之热:我的地盘我做主

      “Why is  a  river  so  rich?”只见树底下英语社不时传来流利的英语,高二学生薛晓诺大声地问道。旁边一位戴着红帽子的“神秘人”立刻回答:“Because it has two  banks.”……“乖乖女”薛晓诺兴奋地说,走进“英语社”后,自己充满自信,胆子变大了,不再害怕在陌生人面前讲英语,和外教也能交流自如了。

      “这是我们学生自制的环保大衣,是利用一些报纸和塑料设计的衣服,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传承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环保社负责人、高一学生缪斯兴奋地说,“这次英国馆的 ‘传承经典,铸就未来’的绿色概念,给我们绿色创新带来很多启发与借鉴。”

      社团之用:活动>课本

      许多有成就的人士在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时,都认为中学社团对自己影响很大,远比多做几套高考试卷、多看几遍课本来得有用。

      “在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真正‘退位’为副手,主导权掌握在学生手中,充分展示我们90后的个性。”市一中青年志愿者协会马诗羽同学认为,社团活动能帮助自己锻炼独立思考问题和行为自律的能力。

      在社团活动中,同学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主角、配角;演员、观众;被赞美、受冷遇……一次次的身心体验让孩子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只是“群体”中的一员,不会总是焦点;自己也不是全才,有长处也有短处。这种正视“自我”是孩子们心理成熟的基础,对独生子女而言尤为重要。在不断与团队磨合中,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将逐渐融入群体和社会。

      拥有多年学生社团组织经验的市一中团委书记杨帆老师认为,社团能够引导学生将 “自己眼中的自我”、“他人眼中的自我”、“理想的自我”整合,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90后学生更有强烈的个性,而社团活动恰能磨练出他们迫切需要的团队精神。

      社团之困:学业>活动

      生动的社团活动背后,其实也有辛酸苦辣。“学业压力大,学生没有充裕的活动时间。而且不是每个学生、老师都对社团感兴趣,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应该专心于学习功课。”马诗羽说,“我们社团的健康发展被许多因素制约。”

      记者在省会几所中学调查发现,为了不影响社员的正常学习,大多数社团在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多集中于中午或者周末。这些时候开展活动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休息,有些学生为了保障有充足的精力学习而放弃了参加社团活动。

      “升学压力过重,令中学生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长沙市一中校长赵雅茜认为。在长沙,中学社团存在校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别,学生社团在不同类型学校的发展也大相径庭。就社团数量而言,最多的学校有20多个社团,如市一中有学生社团21个,涉及理论学习、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社会公益、体育竞技等多个类别,常年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达到2000多人次,最少的学校只根据教育部门要求的“规定动作”,设立一两个“有组织无生活”的社团组织。其次,在同一所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人数也不平衡,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客观存在,高三应战高考、高二应付学业水平考试,特别是高三年级学生基本不参加社团活动,中学社团基本上由高一学生包打包唱当主角,高年级的同学们戏称其为“小鬼当家”。

      赵雅茜一直提倡学生应多多参加社团活动,他认为,中学生社团迫切需要社会、家庭的支持,而学校也要积极引导,通过举办社团节、为社团提供经费,甚至将社团经历纳入学生评优评优,从制度上保证中学社团的生命力。“中国未来的希望,很多将在现在中学社团的活跃分子中产生。” 




    上一篇:抚顺举行保护环境,爱我家乡知识竞赛
    下一篇:京山县永隆镇给养猪业上环保紧箍咒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