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众合资获批,开了外资企业拥有第三家乘用车合资企业先河后,国家对合资企业牌照也有条件放开。
6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该意见包含了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加强汽车产能检测预警等方面。
其中,意见提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新建中外合资轿车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中外合资企业数目的规定仅适用于传统燃油汽车,新建中外合资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投资项目按照《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办理核准。
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合资将不再受两个名额限制,政策对该类车型准入也大幅度放开。可以预见,未来将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效仿大众汽车和江淮汽车的合资形式,新建新的纯电动乘用车合资企业。
与此同时,意见鼓励汽车企业之间在资本、技术和产能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联合研发产品,共同组织生产。这意味着,蔚来汽车等新创电动汽车企业的代工模式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
此外,意见指出,申请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包括现有商用车企业生产纯电动乘用车)投资项目,应符合《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第27号令)的要求。
实际上,早在去年9月7日, 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已于9月6日在德国沃尔夫斯堡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后,业内就开始猜测江淮大众之后,外方在国内只能有两家合资企业的限制将打破,不过,因为江淮大众双方将以新能源汽车产品为基础,成立一家研产销一体的合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出行方案等领域开展合作,业内也猜测合资企业只能有两家合资企业的限制将从新能源领域破局。
根据此前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摩托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目前,大众在华已经成立了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两家合资乘用车企业。
而随着现有产业政策出现重大突破,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国家放开对本土企业保护的同时,也意味着本土企业能力的增强,有能力直面国际竞争。
但同时,政策调整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方合资新能源企业成立,新能源领域也将像传统汽车领域一样,竞争格局进入到激烈竞争状态,市场也将进入洗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