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0日电 北京有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放在公园,有人质疑这样能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对此,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吴季友表示,北京目前共设有35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其中12个是国控的站点,分布在不同的城区,其点位的设置符合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技术规范的要求。
1月20日上午,环境保护部举行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6年空气质量状况,介绍环境监测及“大气十条”工作进展情况。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有人质疑北京把很多监测站点放在公园里,这样能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请问监测站点位置的选择是怎么确定的
吴季友表示,中国从上世纪的70、80年代开始了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经过30多年的实践,对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设计有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和程序。从技术上,根据多年的实践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标准规范,2013年环保部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对监测点位的设置、监测点位的数量都有了明确的规定。
从管理上,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的点位的设置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点位的设置、变更和调整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并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批。
吴季友表示,一般来说,城市布设点位越多,点位越密集,越能客观反映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但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考虑城市的规模,人口的数量,还有空间的代表性,也要考虑经济和技术等条件的要求。
吴季友表示,像北京目前共设有35个空气质量监测点,其中12个是国控的站点,分布在不同的城区,其点位的设置符合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技术规范的要求。
吴季友介绍,“十三五”期间,环保部对1436个国控网点还要进一步优化,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充,让它更有代表性,更能客观地反映我们实际的空气质量情况。
另外还建设了16个空气的背景站点和96个空气的区域站点,而且还要建一些颗粒物的组分站和光化学监测站点,通过超级站的建设把空气质量站点布设得更加优化,更能体现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