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飞 徐荣
问:为什么学院科研工作不一般?
王绍良(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科学研究紧扣强校宗旨, 独树一帜。
“没有强大的科研支撑,没有学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又如何能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要走一条不一般的职院强校之路。”近3年来,湖南化工职院公开发表论文近1300篇,其中核心期刊116篇,被SCI、EI收录27篇;出版专著9本,自编教材51本,主编教材75部,参编教材77部,主审教材23部;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41项,其中到校科研经费500多万元;承担和完成企业技术攻关项目28项,为中小化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50多项,拥有专利9项,努力在科研中实现“求发展、求活力,求创新”。
独辟科研路径做职业院校弄潮儿
学院立足人才培养,不断深化教学科研改革,注重科研内容的选择,使科研与学院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在工作过程中,对教学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后勤服务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力争作为课题来深入研究,包括从经验上总结、提炼和升华,从理论上研究和探索。鼓励中层以上干部和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关注和研究学院发展大局,在深入研究高职教育理论并吸取高职教育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和高职教育大发展实际,提出学院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及与此相关的理论依据,为学院重大决策提供参考。科研的重心偏向教育教学改革,内容涵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等方面。
巧借校企合作提升服务社会水平
作为省内最大的化工类职业院校,学院校企合作起步早、领域广,而且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以及科研工作与校企合作相融。自2013年6月学院获省科技厅立项成立中小化工企业产业升级科技服务平台,以湖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辐射全省为中小化工企业产业升级提供专业服务,在技术服务领域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目前已参与了湖南立发釉彩科技有限公司、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等20多家企业的科研和技术咨询服务,包括:“稻瘟灵原药生产新工艺技术研究”项目、“电化学振荡反应应用于中药鉴定的研究”项目、改进桥口氮肥厂脱碳工艺、首创热法氯化铵的制取工艺、合成氨生产醇烃化净化工艺检测、衡山金贝尔化工有限公司技改项目等等,成效显著。
强化科研名师提升整体效能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根据省人社厅的文件精神,并结合学院实际,制订相关制度,设定岗位分级设置方案。教师职称实行动态管理,讲师、副教授、教授等都将划分不同级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达到相应的条件才能晋级,有什么样的水平,上什么样的岗位,履行什么样的岗位职责,实现“高水平的人才,承担高标准的任务,享受高标准的待遇,出高水平的成果”。
抓好各级各类培训和交流,提高科研整体水平。通过派员赴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学习,把先进理念、教学方法、研究成果带回来,加以融合、内化、吸收,拉动全体教职员工教科研水平的普遍提高。通过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活动展示大家的教科研成果,交流研究成果,营造学术氛围。
强化过程管理。对科研课题实行全过程控制,尤其是重点课题,建立课题负责人联系制度和检查督促制度,既鼓励多参与各类课题申报,又要求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管理,积极引导科技成果申请鉴定,有效地搭建成果转化平台。
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行“一年一月一线”的下企业锻炼制度,敦促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科技培训,承担起生产技术改造和开发任务,真正做到“走向社会,走进车间,走入企业”。鼓励各二级部门建立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支持开展高水平的综合性的课题和项目研究,在实践中锻炼团队成员,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使学院科研工作获得长足发展。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原标题:四问湖南化工职院 (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