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国际动态 > 丹麦:创新和环保已成立国之本

    丹麦:创新和环保已成立国之本

    来源: 经济参考报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2-07-12 访问:

      丹麦被誉为创新之国。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显示,丹麦位居第六。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常注重环境保护的国度,在节能减排和绿色产业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丹麦企业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它们一方面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制定企业长期战略,另一方面则将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使之成为占领未来市场的利器。

      丹麦霍森斯市成功转型&***d*********;&***d*********;

      从农业小镇到创新中心

      记者 杨敬忠 报道员 吴波/哥本哈根报道&nb***p; 丹麦日德兰半岛东部的霍森斯市在2012年上半年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原本安宁的滨海小城敞开大门,热情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4月至6月,霍森斯作为丹麦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会议主办城市,举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欧盟部长级会议和国际会议;各种国际论坛、展览和文化活动连续登场;环意大利自行车公路赛等著名体育赛事也陆续在此举行。众多欧盟官员、各方代表、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争相一睹这个现代创新型工业城市的风采,探寻它吸引人们目光的魅力所在。

      走访这座城市和城市居民,我们发现,最近一个世纪以来,霍森斯经历了从农业小镇到重工业城市,再到创新中心的转变,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时代沉浮的“小渔村”

      面积520平方公里、人口8.4万的霍森斯是丹麦第八大城市。霍森斯市博物馆馆长安妮&***iddot;比约凯尔告诉记者,霍森斯建城始于历史上著名的维京时代,当时北欧海盗盛行,地理位置优越的天然良港让维京人选择霍森斯作为他们出海远征的基地,而驻扎在当地的人则主要以农耕和捕鱼为生。

      据霍森斯市工业博物馆馆长奥弗&***iddot;普高德介绍,到了18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的发展,以煤炭和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在这里迅速崛起,霍森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跃居为丹麦第四大城市。

      以消耗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繁荣没能持续多久,受两次世界大战和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影响,霍森斯的重工业逐渐走向衰落。上世纪50年代,电子制造业的兴起推动了霍森斯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但到80年代后期,牺牲环境的发展模式让霍森斯的发展再次陷入停滞,一度沉寂无名。进入本世纪后,随机应变的霍森斯人再次焕发出创新精神,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开拓教育、科技、文化和旅游等创新型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霍森斯商业委员会经理托本&***iddot;布斯科说:“按照丹麦的标准,霍森斯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25年前,霍森斯前进的脚步几乎停滞,但最近几年,霍森斯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

      快速发展的工业重镇

      今昔对比,如今的霍森斯更加关注可持续增长,而绿色技术在霍森斯的新一轮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位于霍森斯市区的Econo***o公司研发出一种独特的通风窗,它可以把室外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或者冷却,然后再输送到室内,既节能又环保。此外,该公司还大力推广黏土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建筑材料。该公司工程师约安妮&***iddot;霍尔姆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黏土作为建筑材料具有几大优势,它取材方便,无处不在,因而可以使运输成本降到最低。此外,它以一种天然的方式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利于调节室内空气。”诸如此类的绿色科技企业在霍森斯不胜枚举,已形成集团经济和规模效应。

      霍森斯2010年落成的“维图斯&***iddot;白令创新园”为很多高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条件。该创新园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很多创新型公司纷纷入户园区,并且它也是丹麦***I***大学霍森斯校区的一部分,吸引了来自世界45个国家的大学生在此就读。该创新园以丹麦18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维图斯&***iddot;白令命名。白令1681年出生于丹麦霍森斯,他曾效命于***沙皇彼得大帝,并对沙俄帝国的东部海岸进行勘探考察,现在俄罗斯和美国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霍森斯地处日德兰半岛东部沿海,靠近德国北部和丹麦南部的制造业基地,距离丹麦第二大机场比隆机场仅半小时车程。便利的交通设施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霍森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至今仍保留着相当完善的制造业。

      此外,农业仍是霍森斯的一项优势传统产业,城市周边有***湿地和来自峡湾的有机盐分,该地区土壤特别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最近几十年来,霍森斯分散的小农场逐渐合并成机械化耕作的大农场,养殖业也相当发达。丹麦的猪肉闻名世界,而丹麦出口到世界各地的猪肉制品不少是来自霍森斯。丹麦食品生产商“丹麦皇冠”公司在霍森斯郊外有一个大型肉制品加工厂,有1300多名工人,每周屠宰和加工10万头生猪,销往全球各地,是著名的丹麦优质品牌。霍森斯南部还有一个大型农场,专门种植有机蔬菜和水果,为丹麦家庭提供蔬菜和水果送货上门服务,经营良好。

      “工作跟着人跑”的创新中心

      近年来,霍森斯还不断推出新的创意和品牌,大力发展新型文化和旅游产业,努力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霍森斯曾在1853年建立了一座丹麦国家监狱,历史上一度给霍森斯的城市声誉蒙上一层***影。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霍森斯在2006年关闭了该监狱,将其改造为博物馆及文化活动中心,并在那里举行过多场大型摇滚音乐会等文艺盛典。此外,霍森斯还建造了一个新型的足球体育馆,丰富市民的文体生活。现在,霍森斯***C足球队是丹麦国家足球联赛排名前三的球队。

      布斯科说:“过去,人跟着工作跑,哪里有工作,哪里就会涌现移民。现在,工作跟着人跑,哪里有居民,哪里就会出现新的商业机会和创新机会。我们秉承这一理念,正在努力推陈出新,打造更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友好型城市。”

      随着霍森斯创新型城市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该市的旅游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霍森斯旅游度假,学习取经。人们在欣赏霍森斯天人合一、自然美好城市风光的同时,也见证着霍森斯发展模式成功转型的进程。

      格兰富寻求发展与环保的平衡之道

    {D:P***GE}

      创新成为丹麦企业的动力之源

      记者 王龙云 杨敬忠 边昂布/哥本哈根报道&nb***p; “强调节能环保,并非强迫人们去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丹麦格兰富集团创新部门负责人汉斯&***iddot;布林克&***iddot;汉森肯定地说,“应该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之下推进环保事业,而创新就是解决之道”。

      在位于丹麦小镇边昂布的格兰富总部,专业背景是绿色建筑的汉森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阐述了创新对于这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北欧公司的独特意义。汉森说,作为全球领先的水泵制造商和水处理公司,格兰富与丹麦很多公司一样,非常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愿意为减少碳排放和节能环保做出一份贡献。“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创新,继续提升技术、改进方案,以此减少工业产品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汉斯说。

      汉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2007年,格兰富提出了“锐意创新”概念,设定了指向2025年的企业发展策略。可持续***是格兰富关注的焦点所在,这家丹麦公司希望利用其在水处理领域的专业特长,通过各方努力,将这一理念推向全球。

      在欧洲,大公司一般来说都有独立的研发部门,而单独设立创新部门并不常见。汉森说,由他负责的这个部门是在2009年成立的,当时整合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与研发部、业务发展部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结合市场需求,为格兰富集团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确定新产品的定位以及协助领导层制定长远规划等。据汉森介绍,如今创新部门有20多人,他本人直接向总裁负责,其团队大多是年轻人,最大的只有28岁。目前,格兰富每年大约将5%的营收投入到研发领域。

      “创新离不开远见以及合乎情理的判断”,汉森与记者谈到了《大趋势》的作者约翰&***iddot;纳斯比特,“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很重要,我记得他原来的一些预言并不被人接受,但后来一一应验,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与会者都站起来为他鼓掌。”

      汉森认为,格兰富之所以可以成立独立运行的创新部门,与集团的股权***质和发展策略密切相关。据介绍,格兰富受控于创始人Poul Due Jen***en设立的基金会,是一家资金可自行支配的非上市企业。与侧重实现短期目标、取悦投资者的很多上市公司不同,格兰富更注重长期发展前景,因此在研发投入和反哺社会等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

      格兰富是全球泵业领导者之一,年生产量近1600万台,主要产品包括用于供热空调的循环泵,以及用于工业、供水及污水处理的离心泵和计量泵等。除泵系列外,格兰富还生产泵类产品所需电机,以及泵类产品和泵系统控制装置中的先进电子设备。预计到2025年格兰富的全球规模将达到目前的四倍,但之前该公司已承诺其碳排放量不会超过2008年水平,这给格兰富的创新和研发两个部门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汉森希望,每研发出一个新产品,其能源使用率较之老产品要提高10%,这样才能积少成多,有效降低整个集团的碳排放量。“根据我们的测算,全球10%的用电量都消耗在各种各样的水泵之上,如果我们把现有水泵换成高效节能的产品,就能为世界节省4%的电力。”

      除了格兰富,丹麦还有全球知名制药巨头诺和集团以及风电领军企业维斯塔斯等,都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这背后,都能看到丹麦政府的身影。记者了解到,在丹麦,有技术和创新委员会、战略研究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向企业提供技术和资助,有绿色发展示范项目等专项研发基金。2012年,丹麦政府的研发预算超过20亿欧元。全方位的政策和资金扶植,让这个北欧国家在诸多现代工业领域中继续抒写“丹麦童话”。

      从石油重镇到风能之都&***d*********;&***d*********;

      港口城市埃斯比约的蜕变之旅

      记者 杨敬忠 报道员 吴波/哥本哈根报道&nb***p; 位于北欧日德兰半岛西南部的埃斯比约是丹麦最大的港口城市。150年来,它经历了从渔村、渔港到石油重镇,再到风能之都的******转变。埃斯比约人紧紧把握住全球经济发展脉搏,抓住产业转型契机,成功实现了能源革新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双重目标。

      近日,埃斯比约市商务发展中心主任汤姆&***iddot;尼尔森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埃斯比约现在不仅是丹麦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重镇,更是欧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风能产业出口和示范基地之一。这是我们最擅长的领域,我们在领跑世界。”

      今昔对比,如今埃斯比约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风力发电和设备生产与出口以及技术研发基地之一。自2007年以来每年在这里举行的国际海上风电商务洽谈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风电产业人士,就风电产业设计、生产、销售、项目合作和发展前景展开讨论。

      回顾过去,150年前,丹麦政府为向英国出口农产品而在位于北海出海口的埃斯比约设立港口。到19世纪末,随着渔业发展,埃斯比约成为丹麦第五大城市。上世纪70年代,由于欧盟开始对渔业采取配额***,埃斯比约的渔业迅速衰落。但同期爆发的能源危机和近海油气田的大规模勘探开发让埃斯比约大受其益,找到了经济二次增长点。目前,世界两家主要风力发电机生产商丹麦维斯塔斯和德国西门子都在日德兰半岛设有生产基地,其产品通过埃斯比约运往世界各地。而丹麦本国65%的风力发电机出口都经埃斯比约转运。

      记者在港口能源工业区看到,***头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风力发电机组件,等待着运往世界各地。而毗邻的一***新开辟的新能源工业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紧施工建设,场面壮观,气势恢宏。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丹麦开始大力开发以风能和生物燃料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丹麦风能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丹麦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3.8吉瓦,满足了丹麦25%的电力需求,已接近欧盟到2020年31%的电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目标。丹麦政府计划,到2020年,风力发电容量可满足国家总电力需求的50%,到2050年完全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地处埃斯比约市中心的西南日德兰半岛博物馆馆长弗莱明&***iddot;贾斯特说:“如果没有这次产业转型,就不会有今天的埃斯比约。这个城市已从古老的渔港,经历石油工业发展盛衰和风能***的兴起,转型为以风能研发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城市。”

      随着风能产业兴起和城市工业***质的转变,埃斯比约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密集区。目前,埃斯比约有近250家跨国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运营,有众多雇员服务于传统和新能源行业。而由于风力发电机从设计制造到运输、装配、维修和技术更新都需要一个很成熟发达的产业链,埃斯比约聚集了大量世界级的航运、IT、能源和工程管理服务公司,并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海上风电行业一站式服务中心。此外,这里也催生了不少配套企业,如深海潜水公司、钻井平台运营商、海上风机维修和直升机后勤救援服务公司等。

      埃斯比约港口事务负责人奥勒&***iddot;英格利奇说,北海沿岸是欧洲海上风能的主要产地和市场。随着欧盟对风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埃斯比约将保持先发优势,扩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在未来数十年继续领跑欧洲风能产业发展。

      据悉,埃斯比约市从2011年起投资6500万欧元(约合8747万美元)用于改造港口设施,以保证海上风电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埃斯比约还在进行海上风电与海上油气钻探技术、服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协同研发和试验,都取得了实际成效。这些措施都将进一步巩固埃斯比约作为本地区海上风能产业中心的地位。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上一篇:日本能源环境政策听证会被指造假一度中断(图)
    下一篇:美国学生积极参与云南昆明环保活动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