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服务旅游 延庆县城南3公里八达岭快速路东侧。一座气派的门楼,标明:东桑园新能源民俗村。迎面两架用于发电的红色风车映入记者眼帘。 沿柏油路前行,道路两侧112盏路灯无一例外都顶着一尺见方的太阳能集电板,“用太阳能灯,一不挖沟二不架线,一年能省下一万多块钱的电费!”村支书申玉龙说。不仅是路灯,做饭、家电、蔬菜灭虫,东桑园村今年全部用上太阳能。作为全市首家新能源民俗村,东桑园人靠节能也吃上了旅游饭。 记者推开贴着大红“福”字的木门,走进民俗户陈满库家。身穿“大厨”白色制服的他正在厨房熬炖着小鸡炖蘑菇。他向记者示范着:拧开管道开关,轻轻一打火,蓝色的火苗腾地蹿起。“瞧,这秸秆气火多硬,还没杂质!比烧液化气强多了!” 陈满库,是村里有名的民俗户。家里有承包田和开荒田11亩,年纯收入不足4000元,自从去年4月上旬搞民俗旅游开业以来,老陈家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毛收入突破20万元。“以前客人多,每周家里差不多要用2罐燃气,一个月要用8罐气,每罐气现在按85元计算,一个月光燃气就要花680元。”提起村里的生态节能建设,陈满库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采用秸秆燃气后,从去年11月底到现在4个月,一共用了800立方气,平均一个月只用200立方气,每立方气村里收取0.25元,算下来一个月只用50元的燃气费,一下子就节约了600多元钱。” 一家烧火全村做饭 秸秆气从哪里来?按着老陈的指点,记者来到村北一处矗立着绿色巨型气罐的大院。 全村,真的只有一个人正在烧火,那就是47岁的村民陈根九。大院里,堆放着成山的玉米芯,陈根九负责每天定时往产生生物质气化的机器里装玉米芯。“每天铲两次,每次几十锹,那边的气罐就满了。”陈根九说。“那每天一两百锹就解决了全村的烧火做饭了?”记者问,陈根九点点头。 “一年一户才30块钱,家家都用得起。”村支书申玉龙为此还算了一笔账:有了生物质气化站,全村人一年能省5.4万元的液化气开支。以往,东桑园村150来户人家烧火做饭用的不是液化气就是秸秆,成堆的秸秆烧完了,也做不了几顿饭。“那啥叫生物质气化?”记者又问。47岁的陈根九一下答不上来。这回,申玉龙回答的明明白白:“就是秸秆经过厌氧燃烧,产生一氧化碳,通过水把焦油过滤掉,把剩余的气体通过真空泵打到气罐管网,再输送到全村各家。” 新村将建风光电站 在离开东桑园时,村党支部书记申玉龙又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最新“机密”:今年将在村南山坡建1座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太阳能、风能互补发电站。“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202户住户的农村中使用,预计每年可盈利上万元,”申玉龙说。 “这将是京郊农村第一个风能、光能互补的发电站!”延庆县委副书记郭振清为这座发电站定了性。 记者了解到,这被称之为“风光互补并网置换发电系统”的电站设计功率为50kw,其中太阳能系统10kw,风力系统40kw,年发电7万度,总投资为136万元。 “今年,村里将为38户新建房解决饮用水、街道硬化及道路照明问题,还将建立1个2000平方米的生态文化广场。”申玉龙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生态环保旅游作为全村的支柱产业一直推广下去,把生态示范村尽快建成农民富裕村!”(本报记者 丁文亚 刘平摄 实习编辑 杨嘉懿) |
原本没用的玉米棒子芯现在成了村里低价高效的燃烧物。全村做一顿饭,气站只需要烧100公斤玉米芯就可,成本不到20元钱。 |
200立方米的储气罐立在村里,成了北方农村难得的稀罕物。63岁的老村民陈富德大爷负责看护这个气站。 |
进村道路两侧的太阳能路灯,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