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海
分成7区治理水污染
2010年,阳宗海水质为Ⅳ类,主要超标项目有总磷和砷。根据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资料显示,阳宗海水体砷污染由2008年10月的最高浓度值0.126毫克/升降至2011年6月的最低浓度值0.027毫克/升,水质由劣Ⅴ类上升为Ⅲ类。
阳宗海“十二五”期间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总计24个,总投资约11.40亿元(不包括四退工程项目12.63亿元)。防治“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为:进一步降低湖泊水体砷污染物浓度(争取恢复并稳定到2007年以前0-0.006毫克/升)和陆域砷污染源的扩散影响,到2015年末,水质稳定在Ⅲ类,力争达Ⅱ类,主要入湖河流稳定保持在Ⅲ类或以上。规划指出,阳宗海水污染防治规划区分7个控制区域。
●阳宗海水体区为重点保护区;
●阳宗海湖(河)滨区为一般污染控制区,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禁止新增其它建设项目,禁止发展生产,禁止人群长期定居;
●阳宗海北岸区为重点污染控制区,以加强工业污染监管及旅游污染控制;
●阳宗海东岸区为一般污染控制区,以加强旅游污染防治为主;
●阳宗海西岸区为一般污染控制区,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工业污染监管,严控新的旅游开发及房地产开发带来的污染;
●阳宗海南岸区为重点污染控制区,加强砷污染防治及工业污染监管,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控源治河及小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
●摆衣河引洪区为重点污染控制区,主要实施控源治河及小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等措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抚仙湖
加强排污收费的征收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整体水质虽然仍保持I类,但局部区域目前已处于临近II类水质的边缘,流域内各类污染源的治理迫在眉睫。
规划提出,抚仙湖流域内所辖各级地方政府进一步强化环保收费管理,加强排污收费的征收以及污水收费价格改革力度,改革超标排污收费及收费使用办法,惩戒超标排污。从超标排污收费转向只要排污就收费,从浓度收费转向总量收费,使所有污染者和环境资源使用者都支付相应的社会成本。比如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是由千家万户产生的,就应由城市居民而不是由政府来负担治理费用,尤其是工矿企业排放的生产、生活废水,要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和污水处理成本等相关因素,合理地收取排污费用。
要将收费标准提高到不低于污染治理成本的水平,真正实现“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付费,谁治理谁收费”的排污收费机制,改变政府对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过多地实行财政补贴、让居民享受免费或低价格的公共服务的局面。但在提高收费标准的同时应考虑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宜采取分步调整到位的方式。
洱海
拟建科普教育中心
目前洱海在局部湖湾(尤其北部湖湾)、下风带岸边每年可见藻类水华发生,同时水质不同年份在Ⅱ类与Ⅲ类之间波动性变化,如2008年水质好转为Ⅱ类,但2009和2010年又下降为Ⅲ类。
规划对2015年末流域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入湖量进行了预测,并由此制定了中长期规划目标。即到2030年,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要达到Ⅲ类、洱海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状态。同时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确保全湖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力争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并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城村“两污”控制、建设万亩湿地等方面着力实现以上目标。报告中透露,拟建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的洱海科普中心,设有多功能展示厅和洱海生物标本展示厅,洱海治理保护成果汇总等内容将在中心有所展示。
星云湖
也要“河长制”监管
2000年前星云湖水质较好,处于Ⅲ类水质状况,但2000年后迅速下降为Ⅳ、Ⅴ类, 2003年至今星云湖水质基本已处于V类与劣Ⅴ类。水质恶化的主要“推手”为农田径流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磷矿污染等。到2015年,星云湖水质改善目标为“最终达到V类”。规划中指出,在星云湖治理过程中“群众参与不够”。对此“十二五”期间,星云湖将建设县领导为“河长”、 乡镇负责人为“段长”的河道监管体制,另外入湖河道每2公里聘一名河道监管员,负责河道保护宣传、垃圾清理等工作。
程海
螺旋藻养殖企业有“威胁”
程海又名黑伍海,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西南方向的程海镇境内,目前Ⅳ类水质。值得注意的是,程海森林覆盖率仅为38%左右,且森林质量差、植被物种较为单一,水源涵养能力很低。同时湖滨带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修复工作尚未完成。
规划中指出,现有各螺旋藻养殖企业废水治理技术水平差距巨大、紧靠湖南岸,存在废水污染程海的风险。另外程海地处断裂带,属地震活跃区,一旦发生地震及次生灾害,极有可能导致螺旋藻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程海,而程海为全封闭湖泊,一旦污染将难以恢复。
此外,位于玉溪境内的杞麓湖全湖水质污染严重,自1991年以后一直处于劣V类水平。杞麓湖所有入湖河流也均纳入河(段)长责任制管理,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而泸沽湖目前水质虽受旅游影响,但仍为I类水,为几大湖泊中水质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