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特别报道 > 牵头获奖项目广州占全省九成

    牵头获奖项目广州占全省九成

    来源: 方晴、龙锟、杨博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20-01-12 访问:

    原标题:牵头获奖项目广州占全省九成

    广汽集团汽车生产线。

      在10日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广州再次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砍获26个奖项,占全省的52%,同比增长23.8%。

      事实上,国家科技奖励成果属于“大科学”项目,绝大多数科技项目是由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牵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数量的多寡,是更具含金量的评价指标。

      2019年度,广州拿下了全省九成的牵头获奖项目共9项,成绩斐然,不仅包揽了全省牵头完成的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项目,还获得5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牵头1个、参与4个),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龙锟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案例一:

      “79岁”的皇上皇

      仍屹立科研潮头

      在广州,越来越多企业成为国家科技奖励的有生力量。产业部门、高校和研究院所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日渐突出。

      记者统计发现,广州26个获奖项目中,8个项目有广州企业参与的身影,占30%。比如,广州人熟悉的老字号广州皇上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联合攻关的项目“传统特色肉制品现代化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9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依托科技进步,坚持不断超越自身。

      长期以来,腊肠、腊肉等传统特色肉制品深受国人喜爱,但品质稳定***差、易劣变,有害物控制薄弱,加工能耗高、污染重等难题制约着工业化生产发展。项目团队经过12年攻关,建立了传统特色肉制品风味、质构数字化评价体系和定量调控技术,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3件。

      案例二:

      民企勇闯“无人区”

      拿下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州科技企业的表现更为亮眼,值得注意的是,当中还有不少民营企业的身影。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科研成果,是在国家科技计划持续支持下,由国家半导体研究所牵头,位于花都区的鸿利智汇等14家单位联合完成。

      据悉,这项科研成果的推出与应用,不仅成功解决了半导体照明光电转化率低、可靠***差、标准缺失等关键问题,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LED芯片技术产业化与核心器件国产化。

      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等领域的“二板智能注塑机专家”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增城,其参与的“塑料注射成形过程形***智能调控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位于开发区的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合作研究的“车用高***能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同样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在获奖的广州企业名单中,还有科虎生物、杰赛科技、一康医疗、文冲船厂、南方电网等,说明一批龙头科技企业、“隐***冠军”企业正立足广州、协同全国科研力量,勇闯科学探索“无人区”。

      广州科技奖大丰收

      此次广州获奖项目覆盖了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种,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包括1个科技进步奖特等奖、5个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更具含金量的“牵头项目”数量上,广州拿下了全省9成。分别由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牵头。其中,广东工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均有2项牵头项目。

      广州获奖项目覆盖了9个领域,其中医药医疗和农业养殖领域分别有7项,先进制造有4项,电子信息和海洋科技分别有2项,科技基础设施、能源科技、土木工程、轻工业各有1项。医药医疗领域获奖数占总获奖数比重达到26%,证明生物医药产业在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

      加强布局“大学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

      以科研引领产业将成下一轮发展特色 广州优势突出

      广东省获得国家科技奖的10个牵头项目,9个在广州。这是怎样做到的?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点出了几个秘籍:加强基础研究,攻克“卡脖子”技术,以科学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分析这次广州获奖的项目,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地区的‘大学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与企业牵头开展的,充分说明广州的创新已经从早期‘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的产业主导模式发展到‘以科学引领产业’来实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新阶段。”王桂林说。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改革开放前40年,中国通过学习别国的产品和技术,走出了一条“先产业***、再技术***、最后到科学***”的路子。今天,这一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第一我们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我国许多领域已经进入科学研究的‘无人区’,要依靠自己进行原始创新了。”下一步的创新,将更多地通过“从零到一”的原始创新和科学发现来实现,同时不排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这是此次获奖成果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这正是广州的优势。”王桂林说。因为创新发展的全链条路径,包括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人才支撑”。广州不仅有产业优势,也有科研和人才的集聚优势。

      去年,“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被写入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而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主战场是“大学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这些科研机构。据广州市科技局统计,广州聚集了全省80%的高校、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69%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58%的独立研究机构。由此,广州也集聚着一批最顶尖的科研人才,目前在穗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8人、“两院”院士98人、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598人。2018年,《自然》杂志给全球科研城市50强排名,广州居第25位。

      王桂林判断,科学引领产业可能是下一轮发展的主要的特色。目前,广州正在加强布局“大学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创建综合***国家科学中心。“长远来说,广州一定会成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和核心引擎。”

      大半牵头科学家非广东籍:

      开放包容吸引人才 政策创新服务人才

      要分析在广州地区获得国家科技奖的9个牵头项目,不妨先分析一下负责牵头项目的科学家。他们都在广州工作,但是非广东籍却占大半。

      广东工业大学陈新教授来自湖南澧县,华南农业大学刘雅红教授来自黑龙江泰来,广东工业大学王成勇教授来自江苏建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博士来自江西丰城,广州中医药大学许能贵教授来自安徽来安,华南农业大学樊小林教授则来自陕西三原。

      广州拥有开放包容、平俗暖心的独特气质,能够从全国吸引大量的人才。而移民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开拓文化,移民首先需要面对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的应对,这很容易催生创新精神。

      广州为何又能聚集如此多的科研人才,不仅与城市气质的软实力有关,也与广州科研院所众多的硬实力相关。这为广大科研人才提供了施展平台。

      在已有的基础上,广州也正不断提升对人才价值的尊重。广州力争3年内面向全市新增3万套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赁住房,优先供给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中的人才使用。同时给予境外高端人才15%的优惠税率,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广州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科研人才看中的是干事创业的环境,广州也不断以创新的政策服务创新,为科研人才松绑。去年3月,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经费使用“负面清单”(2019年版)》。相对于以往的科技经费“正面”管理,“负面清单”只要“无禁止即可行”,研发机构只要不违反禁止条件,可依实际情况使用财政资金。“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新***和前瞻***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算是首创,而且值得进一步推广。” 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院长叶甜春表示,“‘负面清单’解决了创新机制体制中的大问题。”

      争当创新英雄 激活澎湃动能

      创新的天空,星河浩瀚。从1月10日在京召开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消息,广东省以50个获奖项目数占全国16.23%创下近年最好成绩;而广州共有26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占全省的52%,同比增长23.8%),而且牵头完成获奖项目占了全省九成,表现惊艳,备受瞩目。

      星河欲转千帆舞。数据显示,广州此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牵头完成的获奖项目有9项,占全省的90%,同比增加28.6%,包揽全省牵头完成的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项目。一方面,这说明广州获奖成果质量在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广州作为广东源头创新的主引擎,区域带动能力强劲,动能转化澎湃不息。

      尤其在近年,广州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支撑起区域创新的崭新格局。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联合发布的《2019全球创新指数》,广州不但入围了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20强,而且在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顶级创新集群中排名第21位(较上年上升11位),粤港澳大湾区也因此成为仅次于纽约湾区而入围创新集群TOP100最多的世界级湾区。

      广州盯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凭借优势产业创新能力,打造高端资源吸附器和辐射源,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由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等广州市单位参与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相关装备参与远海岛礁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便是广州优势产业创新能力的集中缩影。

      惧怀逸兴思斗志,欲上青天揽日月。科技创新动能澎湃的背后,是广州持续不断的政策供给创新和一代代“创新英雄”的前赴后继。把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协同起来,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招天下英才奋而向前,促多元主体通力合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这便构成了广州科技创新体系一以贯之的“主线”。面向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广州以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为号角,不断增强区域创新的吸引力、凝聚力,势必掀起“从科学发现到技术突破”“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进步”的新一轮***。

      (广州日报评论员杨博)


    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尾气污染

    上一篇:代表们反映河段污染问题
    下一篇:妙笔生花看丰台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