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沙爱红
我国在农业生产上,由于农药、化肥、农膜等不合理使用所产生的残留,导致了耕地质量下降、土壤与水体污染、生物多样***缺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致使我国农业种植业经济效益偏低,给粮食安全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12月8日,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首届农业化学学术讨论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说:“要高度重视发展绿色化学、土壤化学及土壤保护与改良、应用先进技术做好农产品的保护与储存、重点研究农作物为原料的化学品、加快开发支持农业生产的材料,切实解决农作物生长中的化学问题,实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吴孔明介绍,2019年,我国农业面临两大灾难,非洲猪瘟和草地贪夜蛾。短短半年非洲猪瘟席卷中国大地,也就几个月的时间里,除新疆、***以外的省份,都被外来入侵生物草地贪夜蛾覆盖。受到草地贪夜蛾为害的玉米减产50%,收成的玉米品质也很差。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亚洲11国已达成联合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昆明共识,我国非常重视草地贪夜蛾防控,但因为昆虫易产生抗药***,如果我们仅仅依靠现有的农药,少则3年多则5年,我们将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吴孔明说,因此,加速化学与农业结合、化学技术与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结合,全面提高我国植物保护水平,解决草地贪夜蛾问题,与世界分享治理草地贪夜蛾的中国方案。
“农业生产过程中,养殖业和种植业使用大量的兽药、农药和化肥等,我们的动物源***食品和植物源***食品都有一定的残留。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需要低毒低残留的绿色食品。”扬州大学兽医学院院长刘宗平教授说。
专家认为,国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推行绿色化学,而农业与化学本来就存在着天然的交叉融合。只有农业与化学更好的结合,才能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建设好美丽乡村,让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引领世界,为全世界更为富裕和美丽贡献力量。目前,在绿色化学研究开发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一些高品质的材料和高端的产品仍依赖进口,制约着中国农业的优质高效高产发展。因此,加速农业和化学更紧密融合发展,非常符合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科技日报扬州12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