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区“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一二三四”总体思路,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建言献策,提出许多高质量的建议和提案。区市政局共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10件,主要涉及市容秩序、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停车场(位)规范建设等方面。
农村垃圾泛滥影响生活
一家一户一个化粪池,牲畜粪便随处可见。垃圾长期露天堆放,污水直排水沟水渠流入江河污染水体。部分小型加工作坊从城市转移到城镇周边与农村,构成新污染源。少数企业向农村地区偷运建筑垃圾和工业废弃物,随意丢弃不进行填埋处理……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相互叠加,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针对农村垃圾泛滥成灾现象,在长时间实地调研基础上,白权伦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第76号)和杨玲委员提出《关于加强我区农村垃圾处理的提案》(第158号)。他们指出,目前,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还没有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存在“农村地广面大,垃圾量小能自行化解”错误认识。由于缺乏投入,无垃圾处理设备,垃圾直接露天抛洒。事实上,农村垃圾数量之大、处理之难、危害之深远超预期。农村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值得思考。
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
区市政局收到人大代表建议与政协委员提案后,高度重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办理意见,制定办理措施,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总体要求,即2016—2018年三年时间内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2016年8月,区市政局以洁美市政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名义立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总投资概算为603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三教、何埂、红炉、大安、仙龙、临江、来苏、朱沱等8个镇街垃圾压缩中转站,配套购置207个行政村垃圾桶14000个,3立方拉臂箱500个,3立方拉臂车45辆,16吨压缩垃圾车14辆,16吨垃圾压缩箱体28个。
农村区域性垃圾压缩中转站流程具体为:农户负责收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放入村统一配置的垃圾桶,再由村保洁人员将垃圾收集运到村集中点,镇垃圾清运人员定时到村收集垃圾,集中清运至区域垃圾中转站经封闭压缩后,由区环卫所运往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制定考核办法确保规范化
目前,已完成三教、何埂、大安3个压缩站招标工作,施工单位已进场。区政府已同意将红炉镇垃圾压缩站调整到双石镇建设,正在组织设计、预算。临江、来苏、朱沱和仙龙已报财政评审。收运系统设施设备采购已完成第一批总金额为570.41万元招标工作,第二批已完成招标参数制作。届时,将有效辐射整个城区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
此外,区市政局制发了《永川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试点工作方案》,强化农村垃圾收集、日常保洁、就地分拣、综合利用等前端关键环节,形成合力,抓好源头治理。同时,制定《永川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三级监管、四级考核”体系。以考核促落实,以考核倒逼管理,确保村级管理农村垃圾收运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本报记者 刘小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