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轮雾霾源自黑龙江“结论草率”?专家:大面积污染气团可传输1000多公里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硕)近日,华北、华东出现大规模雾霾。环保部专家会商后,认为“元凶”在黑龙江。不过,对这一结论,黑龙江方面有异议,当地环保部门有关人士今日接受媒体上发声:该结论“草率缺少依据”。
11月2日至6日,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出现大范围重污染过程。东北地区相继有10个城市“爆表”,哈尔滨、大庆、鞍山等地PM2.5小时峰值浓度“破千”。环保部表示,此次污染程度之重、影响范围之广,历年少有。
11月6日晚,环保部召开会商会议。专家认为,此次东北、华东地区大范围的污染过程,始于11月3-4日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和大庆一带,空气重污染主要源于当地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质燃烧排放。
环保部专家表示,东北此轮重污染天气从哈尔滨开始,5日下午,受东北方向气流影响,污染气团向西南偏南方向持续传输,经长春、沈阳至大连一线,跨过渤海湾到达山东半岛,并在6日上午影响到江苏和安徽北部地区,波及6个省30多个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
对此,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刘元海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态,“这个结论过于草率,并且缺少示踪监测、模型分析的过程,缺少相关的科学依据。”
据了解,根据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期间,环境卫星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756个,其中黑龙江省以580个火点数稳居第一,占此次监测到全国火点总数的76.7%,远超第二名山西省的66个火点数。
“这些秸秆燃烧点我们也监测到了,这只能说明是造成黑龙江当地污染的原因之一,但判断说这团雾霾传输1600多公里缺少必要的科学依据。”刘元海向媒体表示,传输过程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管道,而是不断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扩散,同时又叠加沿途污染气团,没有经过科学监测和分析,不宜人为判断大范围污染就源自黑龙江。
刘元海说:“根据11月4日晚监测数据显示,秸秆燃烧是本轮黑龙江当地雾霾主要成因之一,但实际上生物质燃烧产生的污染气团一般不会产生远距离传输。我们也进行了科学的模型模拟计算,我们计算的结果是这个污染气团并不能传输过去。”
那么污染气团是否能长距离传输到1600公里外?
对此,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输过程对污染气团有稀释弥散作用,所以较小的非连续的污染气团要较完整地迁移另一地区,一般不会超过100公里,但大面积的较连续的污染云团,传输距离可能会超过1000公里,例如西北河套地区沙尘暴导致的大面积连续的浮尘污染云团,其传输距离远远超过1000公里,传到下风向的华北地区、甚至境外的韩国和日本。此外,传输距离的长短还取决于是否有稳定的风场,例如这次黑龙江长距离传输影响,有稳定的向南流动风场做保证。
此外,彭应登还分析,要判断远距离传输是否明显影响另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不仅要有大气物理层面的传输观测,例如卫星云图、地面激光雷达图,还需要大气化学层面的采样分析与观测,例如可对途经城市与目标城市的大气进行连续采样分析,分析空气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编辑:李雪莹 刘喆校对:范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