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色思维让贵州梵净山下昔日“污染村”变秀美旅游村
通过多年的努力,一度鱼虾绝迹的金厂河,变得清亮明洁。 杨云 摄
中新网印江11月10日电 题:绿色思维让贵州梵净山下昔日“污染村”变秀美旅游村
作者 杨云 谢高攀 李鑫
“开采金矿的时候周围的山挖得稀烂,河里的水都是呈乳白色的,看着心里发怵。”亲历当年淘金乱象的金厂村村民杨光华说。
金厂村,确实与“金”有关。这个地处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距木黄镇20多公里的村子,矿产资源丰富,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开采金矿的历史。
村民们说,那时候,没有爆炸物资,开采者用木炭把矿石烧红后,浇冷水使之破裂,然后取石炼金,虽然开采技术落后,淘金利润却非常丰厚。据悉,当时湖南、广西等地的掘金人也纷纷前来采矿淘金,村子也变得热闹起来,村名由此而来。
发源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金厂河是印江河的主要支流。曾经,金厂河沿岸的金厂村长期开采金矿让当地生态环境遭受重创。据金厂村村主任杨胜富介绍,采矿高峰时期一度开有8个矿,工人达数百人,常年的挖矿掏金,致使山体遭受破坏,水体受污染严重。
通过多年的努力,一度鱼虾绝迹的金厂河,变得清亮明洁。 杨云 摄
多位村民回忆,20世纪90年代末,开采金矿达到顶峰,“大娃小崽、婆娘娃儿都上山挖矿,河水都浑到无法吃了。”疯狂的淘金潮,给当地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009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出台《印江河保护条例》,强制关闭金厂村所有金矿,禁止非法开山、采矿等行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矿井封闭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金厂设立管理站,耐心做村民的工作,从根本上控制了非法采矿行为。
记者看到,在金厂村村口显著位置设立保护河流的《村规民约》:晴天、阴天一律禁止上山烧木炭和烧田、土坎等,在公益林区内禁止砍伐松木、杉木。村委会将《村规民约》打印成册分发到各家各户进行广泛宣传,配备“河长”、护林员、保安员等人员对金厂河区域进行保护管理。
“现在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直接饮用。”杨胜富告诉记者。
通过多年的努力,一度鱼虾绝迹的金厂河又见鱼虾欢快地游弋,山坡上树木恢复了往日的葱茏。
过去,金厂村群众靠挖金矿为生,如今依托青山绿水发展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山青了,水净了,村美了,人乐了。当地村民自信地打出了“生态牌”,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如今村民人均收入提高到6000多元,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金山变绿山,绿山变金山。两种‘金山’却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一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另外一种则是守着生态红线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陪同记者入山采访的木黄镇党政办主任杨治中朴实地说,“这就是我们感受到的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的成果。”
山脚下,金厂河的乡村旅游已蓬勃兴起。 杨云 摄
2011年起,印江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为契机积极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保护制度体系,让制度为青山绿水保驾护航。先后探索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和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制度体系,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规划》,不断加强对绿色发展重大决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强化对环境资源、生态建设的司法保护,依法惩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并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生态保护机制,把环境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当地出台实施的绿色行动计划、林业产业倍增计划、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和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印江编织了生态文明的“保障网”。
“生态变好,山清水秀,吸引越来越多城里人、外乡客甚至是外国人做客。”千年银杏树山庄的女主人杨光仙告诉记者,“乡村旅游让金厂村换了面貌,也让我们家换了饭碗。”
当年参与到淘金行列的村民,如今大部分人当起了护矿员、护林员,一部分人还在村里搞起了农家乐、旅游客运。由于梵净山环线旅游公路的开通,加上这些年生态恢复较好,前来旅游度假的客人越来越多,2014年起,村里的农家乐每年毛收入可达20多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