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快评
来稿信箱:xhrbpl@126.com
昨日经济参考报报道,第四届中国环境修复论坛透露,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已对农产品安全构成威胁,土壤污染修复迫在眉睫,亟须从加强立法、完善标准、提高技术等方面入手。
土壤污染修复当然非常重要,但这是下一步。目前,比修复更为急迫和忧心的是不能让污染水土再作恶。虽然近年来引起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较为突出的仍是“源头”污染,由于水土污染、滥用农药和抗生素等,有些农产品、畜产品和水产品在田里、圈里和水里的生长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已进“身子”,任在后面过程中如何管理和如何处理,也无济于事,甚至危害叠加。我们要保障食品安全,就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坚决依法制止在污染水土上继续种养,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依各国经验,对污染水土不可以“带病使用”或“边治边用”,我们不要迷信什么先进技术或巨大投资在短期内就可以把污染水土修复如初。当下,水土污染修复正在成为巨大和诱人的产业,有人甚至称其为最后一处“掘金地”。引入各类资金和技术修复水土污染不是不可以,但不要被忽悠,再用人民健康买单。
无论是依法坚持在污染水土上禁止种养,还是其后的修复,各地政府都要负首责,这不仅是当前重要的民生,实际也是还债。这些年,我国一些地方水土污染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大都与该地经济高速发展,而环保严重滞后和生态严重破坏有关,是“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惹的祸。教训深刻,不能再错。
(原标题:绝不能让污染水土再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