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6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围绕2013年8月在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垃圾清理工作中飞散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20公里外的福岛县南相马市大米被污染一事,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26日公布了对放射性铯沉降量的估算结果,称沉降量仅为可能导致大米放射性物质超标的基准值的几十分之一。
日本原子能规制委认为,垃圾清理工作导致大米污染的可能性较低,可能是核事故后广泛扩散的铯转移至大米中。
该机构委员长田中俊一表示:“福岛县受到放射性铯的大范围污染。为了县民,各行政机构应努力查清(大米超标)的原因。”
据原子能规制委的事务局原子能规制厅称,2013年8月19日有1100亿贝克勒尔的放射性铯飞散。每月进行的沉降物监测调查发现,2013年8月数值上升的仅有核电站西北偏北方向3公里远的一处地点(双叶町郡山),而出现超标大米的稻田附近的南相马市测量地点则未出现上升。
日本农林水产省此前宣布,福岛县南相马市2013年秋天收获的大米中检出了超过标准值((每千克100贝克勒尔)的放射性铯,东电于当年8月中旬在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进行了大规模垃圾清除工作。农水省认为可能是那时附着铯的粉尘飞扬,飘至南相马市后污染了大米。
据了解,福岛县在日本是有名的大米产地。核事故发生之前,福岛县每年向国外出口近100吨的大米。但是核事故发生后,福岛县产的大米出口也受到极大影响。今年8月,福岛产大米通过安全检查,再次出口新加坡。
(原标题:日本福岛大米污染案公布结果 核垃圾清理非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