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传播路径上,该活动自提出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响应。区别于刚发出倡议时仅有少数媒体关注报道,近年来大众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也在间接上逆推传统媒体对该活动的议题设置。随着微博等网络SN S工具的逐步成熟,该活动的讨论从1 .0时代转型至2.0时代,舆论上的话题设置,也从简单的各地活动介绍逐步转向怎么度过“地球一小时”,如新浪微博“地球一小时”活动专题就吸引了2183048条相关微博。关于“地球一小时”的语义分析中,“环保”、“低碳”、“PM 2.5”等为环保类的热词,而值得注意的是,“创意”、“改变”、“获得”等非环保类词汇也一并成为关联热词。可以看到,微博兴起后,由于企业微博网络营销的需求,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出现了企业根据热点设置推广、营销的公关事件,企业网络营销与环保相关链进行捆绑营销。(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媒体和受众对于环保事件的关注,并非仅局限于诸如“地球一小时”之类的大型活动,近年来出现如康菲油田泄漏、云南铬污染、紫金矿业污染、PM 2.5等涉及到环保的事件,均吸引了媒体和受众的极大关注。我们注意到,今年涉及“地球一小时”的舆论场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环保热词轻松化。不同于传统媒体较严谨专业的语言,网络互动舆论中,对于环保的用词较为轻松。环保事件的关联词汇逐渐演变成环保事件的热门词汇,而相对严肃专业的词汇仍占一定比重,但在使用时更多地为媒体所使用。网友互动则更多地采用“你怎么看待环保事件”,以及“环保创意”等较为轻松且互动性较强的词汇。
二、网络营销中的环保创意捆绑。互动媒体的兴起,成为企业营销的又一大利器。企业公关利用热点事件制造推广与营销。由于环保问题趋于严峻,民众的意识加强并且呈越来越轻松的互动化,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利用环保制造商机。如在PM 2.5事件中,空气净化器就顺势登场。而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更多的企业利用热点事件将自身产品与环保进行捆绑创意营销。
三、政府逐步参与倡导环保。官方近年来也面临G D P与环境的单项选择中将天平逐步倾向环境。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到短短半年内促使《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P M2 .5监测项目逐步在全国范围铺开的时间表。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也有诸多地方政府带头熄灯,如广州市广州塔、上海全市政府大楼等熄灯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据统计有124座中国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并公开了自己的环保承诺。(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四、环保意识逐步加强。经济与科技的进一步发达,言论的进一步开放,人们在网络互动环节越来越关注周遭的生存环境。而对于环保事件的关注,媒体也从早年的较少关注与缺席,逐步转向事无巨细均设立报道专题。在舆论上,民意借助微博这一工具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与媒体专业意见的报道形成了良性互动。特别是PM 2.5事件,其实为民意倒逼官方并实施民间监督而取得的成就。
上一篇:澳柯玛受新能源汽车政策影响股价封于涨停评:因前期跌幅大
下一篇:两会代表委员探讨新能源等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