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浪、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台风多发、各地雾霾天气不时发出高级别预警……频繁发作的反常天气、让人措手不及的气象自然灾害,不时地挑动着公众神经。据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去年底发布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度高达93.4%,77.7%的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影响表示出担忧。
气候变化,这一已经迫在眉睫却又看似遥远的课题,究竟该怎样应对?围绕着我省近日出台的《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3-2020年)》,记者采访了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省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余凤云。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我省出台这一规划的契机是什么?
答: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国家层面上,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就我省而言,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促进我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我省土地资源以耕地为主,能源以煤炭为主,天然气资源缺乏,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相对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能源生产和消费都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据测算,2007年,我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量和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4.04吨二氧化碳当量/万元和4.46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气候变化已经对我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诸如气候变化引起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暴雨(雪)、大风大雾等极端天气导致交通事故、城市内涝等公共安全事件增多等。
要平衡好气候问题与发展问题,我省主要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答: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我省统筹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加快发展的关系,重视应对气候变化蕴藏的发展机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应对气候变化与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坚持应对气候变化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减缓与适应、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坚持政府主导与全民广泛参与等。
为全省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支撑,我省将在低碳产业发展、重点领域节能减碳、清洁能源、森林碳汇和生态保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具体来说,有低碳产业培育壮大工程、节能减碳工程、清洁能源发展工程、森林碳汇与生态建设工程、农业适应能力提升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
为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我省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答: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0%左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到2020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到2015年,力争全省建设一批国家级示范区和80个左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60个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同时,加快发展碳汇林业,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
在优化能源结构上,加快煤炭清洁利用,优化发展火电,积极鼓励“以气代油”,促进天然气开发利用多元化。在风力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加快开发建设大中型风电场。到2020年,风电并网规模达到3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60亿千瓦时。稳步发展生物质能,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太阳能电站装机总容量达到100兆瓦,屋顶光电容量50兆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到250兆峰瓦,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6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总面积1200万平方米。发展其它清洁能源,如水能、核电、地热等。
我省应该从哪些方面增强适应气候能力?
答: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威胁是两个重要方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减缓气候变化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而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更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一方面,要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比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洪、排涝、抗旱的能力;选育优良品种,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等。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我省的森林资源。对皖南山地丘陵、皖西山地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水源涵养林,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从根本上解决江淮分水岭地区易旱问题。建设淮河生态防护林、平原农田林网,实施两淮煤矿塌陷区生态复垦工程。加强皖南和皖西水源涵养区、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此外,提高水资源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立防洪减灾体系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加强水资源专项管理以及水土保持、水生态环境保护等。
迄今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如何,还有哪些方面亟待纳入?
答:我省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节能减碳,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效比较显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所增强。去年分别淘汰小煤炭、小钢铁、小水泥产能174万吨、25万吨和260万吨,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任务。 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达5094.1亿元,同比增长33.1%;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629.4亿元,同比增长11%;全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371.7亿元,比上年增长45.4%,形成了合肥、芜湖、蚌埠、滁州、安庆和池州6个主要集聚区。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量比重提高到3.5%。
在节能减碳,能源利用效率上也有明显提高。去年全省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9.6%,高出年度目标任务4.6个百分点。蚌埠市列入全国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去年共有1市8县3镇列入国家级、省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县、镇),13个项目列入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在国际合作和低碳技术产业化上,我省有一批企业参与二氧化碳减排国际合作。截至去年,共有86个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审批,49个项目经联合国有关机构注册,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200多万吨。
下一步,除了加强宣传引导,让应对气候变化深入人心外,还要根据应对气候变化总体要求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制订差别化、分类指导的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政策。在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因地制宜制定减缓和适应措施,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工作。(郑莉)
(原标题:能源大省,如何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