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15日,“2013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如期在位于双流的川投国际酒店举行。在峰会期间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四川能投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四川波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就6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协议总投资163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此次峰会吸引到了来自国内外的400位嘉宾出席。他们参加了包括“西部可再生能源联盟”成立大会暨西部新能源发展研讨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会、太阳能论坛、动力与储能电池论坛、2013(成都)小型核动力堆论坛、中国西部生物质能研讨会、成都新能源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等各项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峰会还带来了实质性的成果———总投资163亿元人民币的6个项目搭乘本次峰会的“东风”,正式落地在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双流。
其中,四川能投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协议投资9亿元人民币,在双流县建设120MW的冷、热、电三联供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四川波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协议投资2亿元人民币,在双流县建设智能电网设备及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
此外,还有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中国地能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地能供冷供暖一体化系统装备产业基地项目、天华阳光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绿色能源电力综合利用项目签订了框架协议。
阵痛中转型升级
双流新能源产业逆势迈向千亿产业集群
近年来,晶硅产能过剩,光伏市场受欧盟“双反”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国的新能源产能、销售、利润率都一度大幅受挫。作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双流也面临同样的压力。但本届峰会的如期举行,特别是163亿元新项目的落地,是双流奋力推进新能源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开拓出新局面的最佳证明。2015年、2017年,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分别实现1000亿元和2000亿元,达到国内一流园区标准。
开拓新领域
带动产业规模倍增
近年来,双流县新能源产业从“零”开始,强力推进,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技术路线最齐、研发平台最高、产业链条最长、发展潜力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到目前为止,双流县西航港规划的30平方公里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已开发建设23.7平方公里。累计引进新能源及配套项目70余个,其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占全市新能源产业的70%。
但面对这两年晶硅产能过剩,光伏市场受欧盟“双反”等诸多不利因素,项目推进度都曾一度大幅受挫。于是,双流开始寻求拓展新的领域。这才有了2012年和2013年一大批新项目集中签约落地的局面。这些项目,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产业类别,都开创了新局,表明新能源企业对市场前景依然看好。
双流新能源产业功能区在太阳能产业集群、民用核能产业集群、风能产业集群已经打下良好基础的同时,培育了以国舰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集群;以紫光电气等为代表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以蒙特新能源等为代表的生物质能产业集群,让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带动产业规模倍增、能级提升。
优化政务服务
扶助企业突破发展难题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晶硅价格下挫,出口份额受限,欧盟“双反”等不利影响,新能源产业更是进入行业的“寒冬”期。已经落地在双流的企业,也同样受到了较大影响。如何帮助企业突破困局?政府当有所为。
今年新春伊始,双流县领导班子便多次深入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调研,召开了由14个县级部门和数十家企业参加的座谈会,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之后,像这样的办公会,双流县新能源产业发展指挥部、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指挥部召开了多次。会议之外,通过频繁走访,研究分析企业面临的每个具体困难,有针对性地拟定克难奋进的措施,更拉近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此外,双流坚持每年举行的新能源国际峰会,也汇集各方专家、学者的智慧,为新能源产业和行业发展支招。
就在刚刚结束的2013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上,“西部可再生能源联盟”宣布成立。该联盟是由西部地区新能源领域可再生能源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自发组织的互助互利共同体。联盟将整合西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优势科技资源、先进制造能力和优势人才,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探索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产业技术创新模式,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产业技术的共享、转移,为西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促进西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成都商报记者 李娅
(原标题:乘新能源国际峰会“东风”163亿新能源项目落地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