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青铜冰鉴,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
清代的琉璃釉竹节方冰桶,里面主要是通过放置冰块来保存、冰镇食品或散发冷气消暑,箱体还留有冰化泄水和散发冷气的孔洞
在古代,每年冬至过后,专营天然冰的冰局子雇人去江河里凿冰,把冰块运进冰窖里贮藏,来年夏天取出零售
□李开周
春秋战国已经有了“空调”
古代中国没有电力,更没有空调,当时人们究竟怎样应对酷热?又有哪些应对措施是值得咱们现代人学习的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代中国虽然没有电力和空调,但是古代中国人却发明了一种可以代替空调的设备。
这种设备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它的名字叫做“冰鉴”,是用青铜铸成的大型容器,分内外两层,上面还有盖儿。人们往夹层里塞满冰块,把食物和美酒放在内层,然后盖上盖儿,可以避免食物腐烂、酒水变酸。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的冰鉴很像现在的冰箱。
冰鉴还一专多能,除了具有冰箱的功能,还能当成空调使用:夹层放冰块,内层让它空着,然后把盖儿打开,丝丝冷气自然会从冰鉴里冒出来。找几个人把冰鉴抬进卧室,放在卧室的中央,或者在房间四个角各放一个体量较小的冰鉴,室温会很快降下来。
青铜属于金属,比热太小,热传递太快,夹层里的冰块会很快化掉,过个把小时就得再换一批新的冰块,比较麻烦。所以到了宋元明清这四个朝代,人们不再用金属铸造冰鉴,改用实木来做。比如清朝宫廷里盛夏常备的冰鉴,用松木做成,刷上清漆,一尺多高,两尺见方,里面用锡箔贴壁,外面用铜片包裹,上面有盖儿,底下有座儿,冰块搁进去,整日不化,冷气嗖嗖的窜出来,一室生凉。
英国使馆购买中国“冰箱”
木制冰鉴在清朝叫做“冰桶”,宫廷里有,贵族家里有,家道小康的富裕市民家里也常备这种玩意儿。事实上,在19世纪中叶的北京,木器店里大量出售冰桶,一两吊铜钱就能买一个,很便宜。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人在北京建立了第一个大使馆。建成以后的第一年夏天,在使馆工作的外国人就发现受不了北京的炎热,还有人因为食物腐败和水土不服而病死,所以他们不得不向中国人学习用冰桶降温和冷藏食物。1861年6月,英国使馆在北京西城一家木器店里采购了大量的冰桶,事后一个英国人写道:“这些中国冰箱呈四方形,木制,包了铅皮,双重掀盖,中间有一小孔,冰箱内放冰,通常是一块大雪团,人们以之降低茶和酒的温度。他们也把冰箱放到客厅中间,让房间较为凉快。”(芮尼《北京与北京人》,李绍明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他所说的“冰箱”,就是清朝人常用的冰桶。
从唐朝到民国的凉棚
除了用冰鉴或者冰桶来降低室温,古代中国人还喜欢在夏天给住宅搭建凉棚。
凉棚的制作很有创意:用竹子做骨架,用席子做棚顶,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盖出一个高高的遮阳罩,把屋顶和院子罩起来,不让盛夏的阳光直射到墙壁上,这样外墙不容易晒透,院子里的地面也不会很快升温。
但是遮阳罩也有个弊端:影响采光。所以古人又发明了活动的棚顶:把整张席子切割成很多矩形的小块,每块席子的边缘都拴上长长的绳子,阳光照射最厉害的时候,席子是完全遮盖的,等到早上或者黄昏,轻轻一拉绳子,席子就自动掀开了,光线和凉风都可以进来。
凉棚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出现,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周世宗柴荣甚至劝导市民在自家门口搭建凉棚,好给过路人遮阴(参见《册府元龟》卷14)。
清代北京和民国北京是凉棚最盛行的地方,老北京形容小康之家,常说“天棚浴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其中的“天棚”就是指凉棚——小康之家到了夏天,指定要雇人在院子里搭凉棚来避暑。那些凉棚的棚顶都是可以活动的,人们可以用绳子和竹竿来控制每一块席子的启闭,非常灵活好用。受雇者叫做“棚匠”,都是专业搭凉棚的熟练工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搭出一个坚固耐用的凉棚。而到了中秋前后,不需要凉棚的时候,这些工人还可以负责把凉棚拆掉,那些竹子、席子和绳索之类的建筑材料也一同收回,到了下一年还可以再拿出来使用,非常环保。
民国北京还流行一种避暑用具:竹帘子。这里的竹帘子不是在门口挂着遮挡苍蝇那种,而是从屋檐上悬挂下来,一直垂到地面,把住宅的大门、窗户和整堵大墙都给遮起来。这样全方位遮挡的好处是能让墙壁保持低温,进而让室内保持低温;坏处是影响室内的光线。所以老北京人又在竹帘子上拴了绳子,甚至装上滑轮,需要在屋里办公的时候,一拽滑轮,竹帘子就被卷到屋檐上了,屋内照样透亮。
皇帝发明了风扇
清代宫廷与平民家庭不同,皇帝跟妃子们是不搭凉棚、也不用竹帘子遮墙的。
一是因为宫殿的墙壁都非常厚,屋顶都非常大,阳光不容易晒透,有冬暖夏凉的优势(现在很多老房子也有这种优势)。
二是因为清朝的皇帝有好多离宫,到了热得受不了的季节,他们会离开紫禁城,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或者圆明园“度假”。
三是因为皇帝有很多人侍候,天热了总有太监宫女给他打扇。
但是太监宫女打扇所产生的凉风是断续的、一阵一阵的,吹着不够舒坦,所以乾隆皇帝又发明了风扇。
当然,乾隆的风扇不可能有电机(有电机也没用,因为没电,电这东西要到清朝末年才进入紫禁城),结构简单,几只扇叶、一个转轮、一个把手、一个基座而已。没电怎么用呢?他让太监宫女做动力,站在风扇后面,抓着把手,像后来的日本放映师操作手摇放映机给末代皇帝放电影那样,均匀而有力的摇着,让扇叶呼呼呼地转起来,乾隆则半躺在风扇前面很舒服地受风。很明显,他的风扇属于手摇式风扇。
手摇式风扇并不是乾隆的首创,根据内务府档案,雍正刚即位的第二年夏天就让工部制造过一批手摇风扇,而且是用铁片做的扇叶,除了没有电机,已经很接近我们现在常用的立式电风扇了。
有一年夏天,雍正睡午觉,太监俩站在龙榻之前,轮流给他摇风扇,摇得汗流浃背,汗臭味儿随着凉风吹进雍正鼻孔,把雍正熏醒了。雍正下旨说:“人在屋内推扇,天气暑热,气味不好,不如将后檐墙拆开,绳子从床下透出墙外转动。”工部立马照旨意做了一架改进的风扇,这回是牵引式的,让太监们离雍正远远的用绳子拉,雍正再也闻不到汗臭味儿了。把手摇式风扇改成牵引式风扇是雍正的发明,如果他申请专利并大规模生产,是可以发笔小财的。
乾隆比雍正还有创意,他发明了水激式风扇——大概在乾隆九年,这厮下旨在圆明园某宫引入流水,从宫墙外哗哗流入,绕室一圈再哗哗的流出去,入口处则安一风扇,以水流为动力驱动。完了一试,果然好使,有风有水,清凉无比,乾隆高兴极了,御制《水木明瑟词》:“以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冷冷瑟瑟,非丝非竹,……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他在为自己的创意而骄傲。
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哪些避暑方式
上述两个皇帝发明的风扇非常省电(根本不用电),非常节能,绝对不会造成电力短缺,绝对不会影响大气质量,它们比咱们现代人使用的空调环保得多。但问题是,雍正发明的牵引式风扇需要人力驱动,他凉快了,太监宫女热死了;乾隆发明的水激式风扇虽然不需要人力,可是对安装环境的要求太苛刻:必须要有流水。
所以牵引式风扇也好,水激式风扇也好,都不能代替我们的空调和电风扇。
我觉得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这么几点:
第一,开发商盖房子,应该把墙体搞得节能一些,像过去老房子那样冬暖夏凉,别老是把墙体和房顶建得一拳能打一窟窿,还不加什么隔温材料,太阳轻轻一晒,屋里就突然升温。
第二,地方政府可以像古代那样给每座城市都修建几处大型冰窖,冬天从江河湖泊里采集天然冰,贮藏到冰窖里,来年夏天低价出售给市民。同时市民们也应该买些冰桶,把冰块放进去,这样至少可以节省一半的电能。
第三,我们还应该学习古人,在楼顶上搭建可以自动调节的凉棚,在外墙上安放可以自动卷起的防护罩,这也是非常节能的手段,而且成本很低,很容易操作。大家以为如何?编辑: 邬嘉宏
(原标题:盘点历史上“环保”降温法 春秋战国已有“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