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经历了两轮油价要上调而最终未调的“虚惊”后,从今天零时起,上调油价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今次油价上调,消费者普遍选择淡定。无须发改委作任何解释,中国消费者皆明白,这次油价上调与通胀无干,与全球经济逐步回缓拉动油价上涨也搭不上边,而是美、英、法欲借所谓的“化武”事件,要对阿萨德政权开刀所致。
对叙利亚动武,领头的是奥巴马,卡梅伦和奥朗德只是小跟班,中东的几个“金主国”则是起哄者。多国舆论一度预测,29日是美国的开打日,但美国并没动手。表面看奥巴马尚在为打到何种程度而踌躇,抑或说在等待最佳动武时机。实际上,去年4月份,阿萨德政权的危急程度远大于当下,那会儿,早已做足了动武准备的美、英、法,若就势“推”阿萨德一把,叙利亚早已物是人非,可美国却愣生生克制了动武的欲望。美国此举并非弃蛮从善,而是面对一盘散沙、且被基地分子充分渗透的叙利亚反对派,找不出一拨可以让美国放心的代理人执掌“后阿萨德”时代的叙利亚。
最近数月,政府军在叙利亚内战中优势尽显,此时再不拉反对派一把局面将不可收拾。所以,有没有联合国这个“大菩萨”挡道,包括英法是否在关键时刻退缩,美国对阿萨德动手已不存任何悬念。问题是美国还不能把阿萨德打狠了——美国仍没找到取代阿萨德的代理人,否则无论是反对派内讧,抑或反对派与基地组织开战,对美国来说比推翻阿萨德政权更为棘手。
有鉴于此,未来数天即使最终是美国单独开打,这仗也打不大。因而,国际油价即使出现剧烈震荡亦是短期震荡,不大可能对中国油价造成过度冲击。当然,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油价上涨终归让中国消费者多掏冤枉钱,并对国内经济造成连锁式的影响,怪只怪我们的原油自给率实在太低。
提高原油自给率应对国际地缘政治博弈带来的能源安全危机,中国从上到下都在采取各种措施。这些措施的效果在去年美英法推翻卡扎菲政权时已得到了正面检验。国内连续8年逐年加大原油战略储备所释放的调节功能功不可没。
积极开源尤其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油气合作在最近两年取得阶段性大突破,也该记上一功。
节流的功效更不可小觑。若以过去5年作为观察时段,这样的积少成多使中国单位GDP原油消耗比5年前降低了难能可贵的近6%。
其次,2010年后由新一代地球资源卫星领衔,并由国家高强度投入支撑的新一轮矿物资源大勘探,在短时间内探明大量的可采油气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海外买油的议价能力。
以开源节流为主要特征的上述措施所产生的综合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能源保障应对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风险。现在的问题抑或社会的普遍担心是,在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速阶段之后,地方政府会否为了确保GDP而放缓淘汰高能耗产业的步履。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各地均已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其次,随着国家财政增幅由两位数步入个位数时代,国家原油战略储备的步子明显放缓,而充裕的民资要参与原油战略储备及“储备原油贸易”,却被层层玻璃门阻隔而干着急。这说明增加能源安全系数必须主动启用市场手段。
最后,限制公车私用,以及数亿私家车主若能每周少开一天车,对国内能源安全包括油价的相对稳定同样义不容辞。鲁宁(上海 学者)
(原标题:“叙利亚”再次扰动 中国能源安全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