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管道局40年铸就保障能源安全钢铁动脉

    管道局40年铸就保障能源安全钢铁动脉

    来源: 工人日报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3-08-05 访问:

      本报北京8月4日电(记者王冬梅)8月3日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1970年为了缓解东北三省、华北地区燃料紧张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大庆油田原油外运压力,国家决定自主修建东北管道,并将这项工程命名为“八三”管道工程,自此开启了我国现代长输管道建设的序幕。197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正式成立,成为中国油气管道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开拓者。参加过“八三”会战并见证了管道局40年发展变化的老劳模代表张海军感叹道,当年我们用“牛拉肩扛”的方式建成了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油气管道,扁担压弯了,鞋底磨破了,肩膀磨泡起茧。看看现在的施工机器,那时做梦也梦不到。

      管道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隋永莉介绍说,现在的管道人用卫星遥感进行管道勘察设计,用无人驾驶运管机运管,用高效全自动焊机进行管道焊接,用机械化设备进行防腐补口,在检测、监测、维抢修、非开挖等各个领域实行了机械化作业,可以说,每一条管道都是一条科技动脉。

      张海军和隋永莉两代管道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40年管道局的巨大变化。40年来, 管道局从一个最初编制不到200人的事业单位,成长为拥有4万名员工、年经营收入300亿元的国际管道工程总承包商、领跑国际水平的国家管道建设主力军。

      管道局始终坚持管道报国、拼搏奉献,铸就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钢铁油龙, 截止到目前累计在国内外建设大型长输油气管道80多条,总里程近8万公里,建设各类大型储罐2500万立方米,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国内油气骨干管网基本形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油气市场供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每一条管道的建设都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科技战。

      在正在建设的西三线3标段施工现场,记者看见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然而,与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不同的是,工人们手持火把挥汗如雨地炙烤防腐补口带的画面不见了,手握焊枪进行管道焊接的景象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管道局自主研发的防腐和焊接新技术装备——机械化补口、高效全自动焊接技术与装备。

      12分钟,这是机械化补口每道管口完成一系列工序所需要的时间。而同样一道管口,手工防腐补口需要的时间是40分钟,二者的时间差竟高达28分钟。技术人员介绍,每公里约80道管口,采用机械化补口比手工补口节约时间4~5天。西三线干线全长超过5000公里,如果全程采用机械化补口,将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管道局局长赵玉建介绍说,从当年管道“八三”大会战时期的人拉肩扛到今天的大规模机械化流水作业,从人工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到今天的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从手工焊、半自动焊到全自动焊,从大开挖到定向钻、盾构,从热收缩套人工防腐补口到液态聚氨酯机械化防腐补口,从SCADA软件的全部进口到自主产品的工业应用……40年来,管道局科技水平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大跨越,已经从世界管道行业的追赶者逐步成长为领跑者。

      目前,管道局已经累计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3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3项,获得国家专利500多项,创造了数百项国内企业新纪录。

      管道局党委书记丁建林说, 管道局40年的成绩得益于一代代管道人在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基础上,凝练并不断丰富管道文化,先后形成了“为国分忧、勇挑重担,尊重科学、勇于实践,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八三”精神,“管道为业、四海为家、艰苦为荣、野战为乐”的管道精神、“创新思维、实现超越、争雄国内、走向世界”的企业精神以及“挑战、精细、创新、团队、和谐”的新时期企业核心价值观,这些成为管道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

      (原标题:管道局40年铸就保障能源安全钢铁动脉)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能源

    上一篇:连云港环海化工有限公司20%国有股权转让公告
    下一篇:安瑞科:发力新能源领域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