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江门鹤山核燃料项目“稳评”公示,部分民众对该项目的安全性和环保影响表示忧虑。该项目在公示期内峰回路转,在政府延长公示期一天后,立项被宣布取消。这样的结果,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政府更加顺应民意,重视民众的环保诉求;忧的是项目流产,估计“将使当地每年损失税收30亿”、“工业产值损失近400亿”,地方经济发展被赶下“高速列车”。
经历鹤山“核风波”以后,多个问题需要反思:政府招商应该如何设置环保门槛?如何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民众环保诉求?今后在涉及环保问题的大项目上马前,政府应该如何与市民沟通?
●南方日报记者 吴玉莹
●本版策划/统筹 詹雨鑫
大项目入驻前应主动与民众沟通
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项目对当地环境保护的影响应放在第一位,而市民对项目的环保接受度也应放在重要位置。
据介绍,龙湾工业园项目原规划为核燃料工业区,总投资370亿元人民币,集中建设铀纯化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等设施,并打造“一站式”的核燃料加工产业链,这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首个核燃料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鹤山核燃料项目被取消,反映了民间一直存在“谈核色变”的现象。一提起核电站,普通民众的第一反应就是放射性,进而联想到“癌症”、“基因变异”等等关联词。而日本福岛核事件发生后,社会公众在对待核问题上承受力极低,常常“谈核色变”,容易出现“逢核必反”的非理性现象。
鹤山核项目在稳评公示时,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党委书记周明胜教授曾明确表示,“龙湾工业园生产的整个过程,不涉及裂变的化学反应;核燃料也只能用来燃烧,而不会产生核爆炸”。但专家的权威说法,并未能抚平群众的疑虑,民意最终还是逼停了这一项目。
广州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未有完善的资料说明江门的核燃料项目有多大危害,危害性可能不一定比台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大。所以一定要客观理性地去分析,要认真甄选。”彭澎表示,目前中国的民众已经形成较偏执的心态,凡是与核以及PX有关的项目,都会引起较大的抵触,这样下去对经济发展会有很大危害。
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试图上马PX项目时,被担心影响环保的市民逼停。2007年6月1日,由于PX项目距离人口密集区过近,厦门市民集体上街抵制。随后项目停止,迁址漳州;2011年,大连市民极力反对PX项目;去年10月,宁波镇海也因PX项目引发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的环保事件表明,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项目对当地环境保护的影响应放在第一位,而市民对该项目的环保接受度也应放在重要位置。
“如果这个项目确实像专家所说的环境风险较小,那就应该反思核项目入驻前的舆情沟通及程序设置的漏洞。”江门市某部门工作人员认为,在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大项目上马前,需要重点加强项目宣传。比如,很多人认为核项目的生产就是有毒有害、有放射性,但对污染或毒害程度以及防治措施并不清楚。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和企业应主动公开项目信息,包括立项、选址和环评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此外,选址是引发群众争议的主要原因。因而,此类新建项目必须在依法设立、环境保护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建设,并尽可能远离居民区,严格环评审批。
政府招商应规范决策模式
凡是涉及环境保护的大项目,政府应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的决策模式,才能树立公信力,获得民众的支持。
彭澎分析,近年来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大多与生态环境的关注相关。在政府决策方面,过去传统的解决方式是政府内部决策为主,很少去征求民众意见。“其他国家一般需要通过议会去讨论,而在我们国家,我认为妥当的方式应该放在人大政协进行讨论。”根据邻避效应,彭澎认为如果单单按群众的情绪和意见走,基本上民众想象中可造成污染的项目均不可能上马,譬如之前番禺要建垃圾焚烧厂。“大家都知道建垃圾焚烧厂是好事情,但是都不希望建在自己周边。”因此,他建议政府决策时应成立公众咨询委员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专业意见、周边群众代表及企业代表等利益主体的意见都应该听取。
有声音也指出,政府公布项目的时间太晚,公示期的十天内,民众完全来不及完成核燃料相关知识的普及,政府的前期工作和沟通仍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彭澎则认为,项目的公布有时会涉及商业竞争,初期阶段还是应该保密。“这里面既涉及地方利益之争,也有企业商业秘密的考量。”
龙湾工业区的核项目公示期间,有媒体质疑,该项目尚未立项,但已经进入环评、征地阶段,不合程序。对此,彭澎认为,凡是涉及环境保护的此类大项目,政府应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的决策模式,才能树立公信力,获得民众的支持。“此类决策机制如果不建立,与群众的沟通就不可能顺畅,项目进驻就不会顺利。”
彭澎解释说,目前来说,各地政府为了加快项目的进驻和建设速度,都设置了“重点办”,即各地重点项目的管理办公室。“凡是被地方政府认定为重点项目,这些项目便可走‘绿色通道’,成为‘三边’工程,即‘边设计、边申报、边施工’,不走常规路线。”彭澎认为,与民间沟通也不容忽视,政府只有树立良好的公信力,招商回来的成果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实现“双赢”。
招商应从“引资”转向“选资”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应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而不是简单地看引资的规模。
此前,鹤山市长伍宇雄坦言,多年以来鹤山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压力很大,这个项目对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来说是一件好事,是促进产业聚集、提升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事实上,早在2009年,广东省政府就明确了“核电与核电产业双轮驱动”思路,制定出一份《广东省核产业链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东省的核电产业链要达到2000亿元的产值规模,并拉动相关产业增加值4000亿元。根据广东省后续编制的全省核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未来几年内广东将合力打造广州南沙、深圳龙岗、江门台山三大核电装备产业园区,其中南沙将以发展核电成套设备制造为主;龙岗产业园以核级关键配套设备研发为主;而江门台山,则将以核电能源产业园为依托,打造核电辅助设备产业示范区。到2015年,省内基本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核电产业链。
此次取消的中核集团核燃料厂项目,紧邻台山核产业园区,正是广东核电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按照规划,其建成后的产能可以满足广东核电发展2020年规划的50%燃料需求。
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有江门本地政经观察人士认为,江门现有的台山核电站、崖门的电镀行业以及纺织等传统产业,对本地环境污染“不见得会比核燃料项目小”。鹤山如能上马核燃料项目,“既有利于江门市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也可以在今后的招商引资中有较大空间,拒绝落后产能转移到江门”。
对此,彭澎认为,像江门这样的后发地区在处理环境保护与招商引资的关系时,应该转变观念,由“招商引资”转为“招商选资”。招商选资的核心理念是即使有资金和项目进来,只要是高污染高排放的都要慎重,没有完善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和处理体系的不能进入。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应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而不是简单地看引资的规模。
(原标题:政府招商如何 拿捏环保“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