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的渠丽珍(左一)核心提示谁也没有想到,为渠丽珍找一张工作照会这么难!以至于院长孙富民和院工会主席李宁不得不下“死命令”:就是拿手机拍,也要给渠丽珍拍几张工作照。今年51岁的渠丽珍是省地质矿产研究院煤层气测试中心的一名工程师,也是测试中心为数不多的女同志。长年在野外工作,她的皮肤晒得黝黑,说话嗓门大得像男同志,可工作中女性特有的温柔、耐心和仔细却自始至终未曾改变。转行发展我省是煤炭大省,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2007年,适应市场需要和转型发展,省地质矿产研究院决定率先组建一支专业的煤层气研究测试队伍。当时,国内除了西安煤科院等少数几家科研院所有类似技术和机构外,其他地方都还是空白。在一无技术、二无人才、三无设备的情况下,已经45岁、从事化学分析多年的渠丽珍毅然转行,全身心投入到新的领域。隔行如隔山,可个性要强的渠丽珍偏不认这个理儿。她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做好,别人能做好的,我也一定能做好,男人能做的,女人照样可以干好。”为尽快掌握煤层气研究测试技术,她自费买来资料学习,不放过任何一次培训机会,听课时总是坐在第一排。经过几年的积累和实践,她和同事们首次实验就获得成功。这几年,由她带领的测试团队得到壳牌、中石油、中联、美国亚美大陆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成为我省在该行业的领军人物。以身作则2009年8月,47岁的渠丽珍第一次带领测试团队南下安徽作业,合作方是加拿大英发能源公司。由于双方是首次打交道,对方提出的条件极为苛刻,还指定要渠丽珍亲自担任气含量测试任务。盛夏的安徽,酷暑难熬,蚊虫肆虐。白天,野外作业时搭建的铁皮房烤得像火炉,气温高达50摄氏度;夜晚,白炽灯下,即便浑身抹了风油精、清凉油,还会被比拇指盖大的黑蚊子瞄上,叮咬处奇痒无比,一挠红肿一片,黑紫色的印迹半年后都褪不了。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渠丽珍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蹲就是一个多月。煤层气钻井测试每次都要采集20个标准样,每采一个样就要一个多小时,完成一次完整的测试至少需要连续工作36个小时。如果需要多次测试,通常得连轴干好几天。这种情况,很多年轻小伙子都觉得难以支撑,但身为老大姐的渠丽珍,却总是悄悄安排年轻人轮休,自己一盯就是几十个小时。几年来,除了接受外省的勘测任务,渠丽珍大部分时间都在我省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外活动,经常是春去冬回,家人一年也难得见她几面。坚持不懈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150多名矿工被困井下。接到抢险救援指挥部打来的电话,研究院迅速成立了水质分析测试小组,由渠丽珍任组长。从3月31日下午6时送来第一个水样到最后救援工作顺利结束,渠丽珍连续加班十几天,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圆满完成了监测任务。今年“五一”前夕,鉴于在煤层气开发测试领域和“气化山西”战略中的突出贡献,省地质矿产研究院煤层气测试中心被授予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面对荣誉,渠丽珍谦虚地说,其实,很多同行付出的比自己也不少,自己只不过比较幸运。目前,她和同事正继续努力,为寻找另一项新能源——页岩气而努力。本报记者裴怡文/摄人物背景渠丽珍,1962年生,省地质矿产研究院煤层气测试中心负责人,今年被省直工会工委推荐为“榜样山西·最美劳动者”候选人。
(原标题:踏遍万座山 寻找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