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
南方日报讯 (记者/卢慧)在惠州环境保护暨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奕威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纷纷高度评价2012年环保工作成绩,尤其在关乎民生感观的空气质量和污水处理上成果显著,但惠州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环保容量支持,谋划“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重大举措时,必须坚持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要守住环保底线。
陈奕威:老百姓从要温饱要生活变为要环保要生态
此前,在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中,惠州连续4个月领跑珠三角且入选空气质量全国十佳城市,为此,陈奕威高度肯定,“惠州在全国排名第五位,惠州在发展大工业、大石化的背景下仍然保持这么好的空气质量,非常不易”。此外,目前惠州市已经建成51座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能力已达到129万吨每天,陈奕威要求,一系列的环保工作成果需要倍加珍惜。
陈奕威强调,环保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一方面惠州经济大发展需要环保容量支持,另一方面环保污染事件偶有发生,第三,百姓对环保的需求也日益增加,“30年前老百姓要的是温饱,现在老百姓要的是环保,30年前老百姓要的是生活,现在老百姓要的是生态”。陈奕威比喻湿地就好比是城市的肾脏,河涌就好比是城市的血管和血液,要以金山河整治为样本,治理和保护好惠州的生态资源,守住环保底线,以此来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环境权益。
麦教猛:不扫垃圾就扫人
麦教猛认为,要实现惠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产业的大发展,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打好“环境牌”和“生态牌”,因为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想方设法把发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节省下的能耗空间置换出来,用来发展石化重大项目;我们要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用有限的环境容量发展规模更大、效益更好、带动力更强的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良好生态的环境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要求,日渐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说到完成镇街垃圾转运站、自然村垃圾收集点建设时,麦教猛认为,垃圾处理能力是衡量一个市长、区长、镇长称不称职的首要关键标准,“就好比一个家庭,环境不卫生,主人一定有问题”,他提出,垃圾处理要当作今年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垃圾问题要转变观念落到实处,不扫垃圾就扫人”。
(原标题:经济发展要高速 环保底线要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