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岗东路的这段河涌,污臭漆黑,水面像蒙上一层油脂。
????魏方?摄
? ??? 继亚运会巨资治水后,广东省环保厅于今年3月再投28亿元,制定广州水污染治理的专项方案,重点治理广州辖区40条重污染河涌。方案要求,确保到2015年珠江广州河段“亲水节”水质达到Ⅲ类,2020年在丰水期水质达到Ⅲ类的目标。
同时,广州也于近日召开水污染整治现场会,要求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治水攻坚战,确保所有河涌劣V类水质到2015年全部消灭。河涌污染数据也在调研会上得到披露——亚运前后曾对广州113条河涌进行大规模整治,今年再次对其进行水质监测,对比2010年8月的水质,55条河涌水质有所改善,14条持平,44条变差,也就是说,有将近四成治理过的河涌水质变差。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石井河、大塘涌、车陂涌、棠下涌等多条河涌发现,河涌污染依然未见好转,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
据水务部门介绍,广州治水从未止步,现阶段正尝试运用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和现有的浅层排水系统相结合,解决河涌水环境治理和内涝治理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 魏方 晏磊 实习生 陈立开 文艺 余伟烽
记者巡城
空气中阵阵腐臭的味道,行人掩鼻,匆匆路过,十几只鸡啄食着地上的食物,几位妇女悠闲地坐在马路边聊天。相距不到10米,便是流经天河区莲溪村的一条河涌,墨汁一样的污水缓缓流动,水面上漂浮着腐烂的垃圾。“大姐,这河涌这么臭,您受得了吗?”“哎呀,习惯啦,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什么办法!”面对记者的询问,妇女们这样回答。耐人寻味的是,记者走访广州多条河涌,市民的回答都是这般无奈;而一些市民一边感叹着河涌的脏臭,一边却又随意往河涌里倾倒垃圾甚至撒尿。
现象
治理过的河涌故态复萌
几年前,借助举办亚运之机,广州曾大力整治城区河涌,力图实现“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岭南水乡风貌。在2009年至2010年6月底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广州投入486.15亿元进行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1天花费1个亿。而现在,政府曾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的河涌出现了反弹的情况,曾因污水横流,被市民戏称为“黑龙江”的广州河涌,又恢复了本来面目。其中,石井河曾是广州花大力气整治过的河涌,但如今,这条河涌的水质出现了明显的反弹。以致今年4月末,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如桂带队实地调研石井河区域时,看到石井河的现状,当场感慨说:“这里的水比我去年、前年来的时候还黑、还臭啊!”
记者日前看到的情况验证了陈如桂的说法。在白云区松岗东路,有一条石井河的支流,这条河涌的水污染情况已经相当严重:饮料瓶、一次性饭盒漂浮在污黑的水面上,河堤旁的排污管里流出的污水哗哗作响,河涌臭气扑鼻;河岸上垃圾遍布,风起处,废旧塑料袋等垃圾就飘洒到河里。记者随机采访到的多位市民都表示,这条河涌的水质,甚至比亚运之前还差。
沙太南路段的沙河涌,曾是当年河涌治理的重点。记者刚到河边时还以为这里的治理效果不错:水很浅,一眼便能看到河底,河面上也无明显的漂浮物。但是,记者走到河堤下以后,一股刺鼻的臭味就扑面而来。一名负责河堤两岸保洁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沙河涌平时也是污水横流,,漂浮的垃圾也很多;只是因为这几天下雨,河里的垃圾和污水被冲到了下游。沿着沙太南路一直往河涌上游走,记者发现,虽然在河涌两岸供行人散步的走道上臭味不浓烈,但只要走到河堤下,立即就能闻到浓重的臭味。
棠下涌两旁的大理石护栏、在显要位置标明的负责单位及联系电话,表明了水务部门确实对这条河涌进行过治理。但如今,河涌周边的空气中有明显的异味,河涌中的水也如死水一般。河涌旁停着一辆水务应急监测车,车上一位工作人员大发感慨道,“现在这河涌里的水质已经属于劣V类了。”
在市内其他曾经治理过的主要河涌,虽然可以看到治理时修建的护栏、河岸上供人休息的凉亭、绿化带,但是,河涌里无一例外地散发着刺鼻的臭味,让行人不愿靠近。
现象
流经城中村河涌不容乐观
流经莲溪村的河涌更加触目惊心,河边上遍布杂草、碎石;排污口密布,不断排出污水。记者走了100多米,就发现有十几个排污口,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到了河涌里,臭气熏天,以致岸边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记者越往上游走,发现河水越黑越臭,堵塞河道的淤泥也越来越多,河水几乎静止不动;往河涌里扔了一块小石头,发出的是沉入淤泥的闷响。
同样位于城中村的大塘涌,在流经海珠区的大塘村之后,直接注入海珠湖。在大塘涌与海珠湖之间有一个小水闸,水闸的两端的水质完全不同:海珠湖碧波荡漾,环境宜人,许多人在这里散步休闲;水闸另一端的大塘涌,则是一潭死水,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与油污,散发出阵阵恶臭。附近一位村民说,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粪便等都是统一经由一根隐蔽的管道,未经任何处理偷偷排入大塘涌。他透露,“之前听说村里和附近的污水都会统一建一根大管道,到前面新滘南路进行统一处理,但地下管道没有铺好,附近的污水还是偷偷排入了大塘涌里。”记者看到,大塘涌两岸遍布小型印刷厂和小染坊,它们和河边的大排档都将垃圾倒入河中。有村民说:“海珠湖与大塘涌之间的水闸,只在有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才打开,一打开水闸,海珠湖的鱼类流到大塘涌里总会死掉一大片,漂在河面上。”另一位村民说,“因为地下管道没铺设好,前段的大雨淹了旁边一整条街。”
现象
郊区河涌状况堪忧
位于广州东郊东圃镇的车陂涌,两岸虽有供市民散步的步道,种有绿化树,但水质依然堪忧。在河堤上采摘野菜的王大爷告诉记者,这里的水质一直都不好,虽有步行道,但因河涌一直散发着难闻的味道,没人过来散步。“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到了河里。”王大爷希望水务部门能在附近建设一套小型的污水处理系统,让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到河里。
东圃客运总站旁的深涌散发着比车陂涌更浓重的臭气,水面像是覆盖着一层油脂似的薄膜。记者站在桥上看到,经过的市民大都掩鼻而过,在一个排污口周围,漂浮着大量污秽物,甚至有老鼠的尸体。记者捂住口鼻,强忍着袭来的阵阵臭气往上游走,发现大大小小的垃圾堆随处可见;两旁有不少家私厂、汽车配件厂,它们的污水都顺着管道排了河涌当中;河涌附近有几户居民养了鸡鸭,鸡棚鸭棚沿河而建,鸡粪鸭粪随便倒入河涌。一位居住在附近的年轻妈妈告诉记者,近期的雨水将河里的垃圾和污水都冲到了下游,污染轻了些,但雨水过后,深涌依然散发出恶臭。在棠下涌,禁止向河涌内倾倒垃圾的标志牌下面,成堆的生活垃圾让人作呕;个别市民旁若无人,冲着河涌小便,完全不顾这里是公共场合。
海珠区的马涌,臭味让人作呕。周围居民反映,天热时,河涌更是臭气熏天;河涌当中淤泥很多,平时无人清理,只有到了端午节举办龙舟比赛时,才会有专门的清污船清理淤泥。
部门行动
提出深层隧道建设构想
广州治水思路逐渐深化
通过亚运前的系统治水,治理过的河涌基本实现了不黑不臭,水环境明显改善,但由于原来的截污不彻底,雨污分流实施难度很大,部分支涌没有完全截污,有部分企业向河涌偷排等原因,造成部分河涌水质出现了反弹。
广州市前些年对部分区域也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效果不理想。近日,广州水务局披露了“深层排水隧道”建设构想,引发全城热议。据称,深层排水隧道依靠其较大的调蓄容积实现削减污染的作用,将溢流的污水和初雨调蓄收集在隧道中储存,雨后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同时深层排水隧道具有较大的直径,有很大的过流能力,当遇到强降雨天气,可作为分洪通道进行排水,缓解城市内涝。与雨污分流相比,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不但可以减少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且能兼顾解决内涝问题,希望广州的新尝试能取得理想效果。当然提升水环境不仅要提升技术手段,更要加强管理维护已截污河涌、加强执法严惩偷排行为,才能让广州河水清且涟漪。
治水“三部曲”为何不如预期
此前的官方口径中,广州亚运治水共耗资340亿元,而平摊到每条河涌上,平均耗资为3亿元每条。据此推算,耗费了132亿元的44条河涌,治水效果为负数。
“××涌终于成为广州××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媒体对河涌治理效果的盛赞,为何这些曾经标杆模板工程,三年之后,再度回复黑臭的旧模样?
记者了解到,几乎所有河涌的治理工作,都经历了治水“三部曲”,即截污、清淤、补水,而后部分河涌还会加上景观绿化建设。
截污,指的是把原本流入各条河涌的各类污水沟渠口,统统截流纳入铺设在河涌沿线的污水截污收集管系统,将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清淤,则是将河涌底部积存多年的黑臭底泥,统统挖出来,运往他地进行集中处理。
而截污清淤之后,将处理过的中水,通过泵站沿管道输送至河涌源头,再度冲流下来,重新为河涌补水,如广州著名的三涌补水工程,即是为改善猎德涌、车陂涌、沙河涌这三条流经广州主城区的河涌水质,从珠江前航道抽取大量珠江水,跨越17公里北送至三涌上游,再通过重力流进。
专家告诉记者,上述治理措施基本也是国际通行的河涌治理方式,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更好办法。
那么治理过后,河水为何依旧复黑复臭?
专家表示,目前尚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不过大体上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有珠江广州段上游可能出现了大量新污染源,二是原有的治水工作不彻底,存在排污隐患,三是依旧存在大量偷排现象。
广州市水务部门也曾给出过类似的答案,如猎德涌、石井河等河涌,虽然进行了截污清淤,但洪水雨季到来时,为了防止周边地区内涝水浸,去年以来频繁打开截污管道拍门井泄洪,每泄一次洪,就会有大量的污水污泥流入河涌,日积月累就会导致河涌黑臭。
“又要不水浸,又要河涌水质好,确实挺难。”该负责人认为,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实施雨污分流。
其次,水务部门也承认有部分支涌截污不彻底,如石井河流域有十几条支涌,由于工程经费有限,亚运治水时这些小支涌没有完全截污,平时村里的生活污水不少都直排进入河涌。
“许多城中村没有建设污水排放管道,要改造只能寄希望于城中村改造。”
此外,还有部分河涌的上游城市未能截污,导致污水流入下游的广州,如秀水涌的上游在佛山,佛山的秀水涌两岸未实现完全截污,仍存在污水直排的情况。而新市涌上游也未实现全面截污,导致对下游的污染。
深隧或可根治河涌污染
对于广州河涌污染状况不断反复的现状,广州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冯明谦曾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河涌水质反复的问题,还是要从减少污水排放入手。一是实施雨污分流,二是对支涌实施全面截污,这样即使开闸泄洪也不会造成太多污水直排。
不过,据了解,广州市前些年曾对部分区域也实施了雨污分流改造,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效果不理想,继续推进雨污分流建设也难以为继。主要原因是老城区房屋密集,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实施空间条件非常有限,且居民意愿难以统一,整体改造难度大,造价极高。即使完成了改造,对后期管理的要求也很高,不允许出现雨水管和污水管混接情况,而现实中监管难度很大。
而雨污分流若无法实现,必会带来“溢流污染”。
所谓溢流污染指的是,由于管道长期是雨污合流制,每次一下大雨,管道里的水来不及排走了,就一起冲进河涌,而河道中的污染物,有六七成是来自于溢流污染。
以东濠涌为例,东濠涌管道截流倍数仅有1倍,管道容量太小,很容易发生溢流污染。据统计,2012年东濠涌共清淤47次,每次清淤都要花2万-3万元。合流制管道系统的溢流污染,也导致每次一下雨,猎德涌、东濠涌臭气熏天。
水务局也在力推“深隧工程”,希望藉此解决类似东濠涌的“溢流污染”问题。
(原标题:广州河涌四成复臭 省环保厅再投28亿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