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岛上没有电力,修路建房全凭一双手王越 摄本报记者 孙云
随着我国江河湖海岛开发特别是2011年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公布,曾经在武侠小说中艳羡岛主黄药师的普通人,也开始有了圆梦荒岛的机会。
在上周末举行的广州国际游艇展上,“中国岛主联盟”展位一亮相,顿成夺人眼球的亮点。相比购岛经历的浪漫以及是否奢侈等话题,岛主和观众们更关注的还是私人开发无人岛后带来的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
三分之二岛主只为圆梦
出乎观众意料的是,从全国各地赶来聚会的十几位岛主并非富豪,基本上属于“中产”。他们中,有的是科技公司老板,有的是音乐人,有的是国学堂堂主,而且,三分之二岛主的目的不在商业开发,仅仅是为了圆一个岛屿梦。
岛主联盟“盟主”林东透露,我国岛屿只能租赁,租期不超过50年,不能购买永久产权。仅就价格而言,并不过于昂贵,他在广东两处湖泊置下20余个岛,总计不过数百万。而且,用林权证等抵押,还能从银行获得“倒按揭”,因此,买岛本身并不比在“北上广”买一套三室一厅更难。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六七百名岛主,如果加上为了移民、投资等目的在海外购岛者,数量还会更多。
买马容易配鞍难
难的是买得起马,未必配得起鞍。
对无人岛的开发,专家历来持两种意见。有人提出,上海最早的城市就建立在岛上——据史料记载,在西周周康王(约公元前11世纪)时,大金山岛曾建有上海地区最早的城市“康城”,人丁兴旺,并筑有庙宇;也有人强烈反对大规模开发,因为,许多岛有鸟类保护、中华鲟保护等功能,还有的是水源地。
要在岛屿上建设最基本的生活设施,代价是陆地上的五六倍,要保护环境,还要购买光伏发电设备,处理垃圾和污水排放,代价不菲,不过,岛主们的初衷就是给自己找一处世外桃源,自然舍不得破坏。
十几位岛主各自分享了不同的环保思路。有的对新物种说“不”,避免生态入侵;有的拒绝水泥钢筋、推土机,用石子铺路,原木建屋;有的利用沼泽和水池过滤污水,渗滤后再排入水系;有的则大量植树,绿化环境;李赫泊岛主还购置了超大型光伏发电设备,供两艘游艇使用。
相比传统的柴油、汽油发电机,光伏发电代价不小,即使今年的售价比前年已跌去4/5,也要几万元投资。这个钱,虎啸蛇岛“岛主”王越掏得毫不犹豫。今年夏季,他还打算再建一套风力发电。同时,为防止污染水源和土壤,在目前仅有少量施工人员情况下,实行垃圾袋装固定地点填埋、焚烧,将来则将带出岛处理。
要保护而不是占有
采访中,参展的十几位岛主都对自己的岛屿十分低调,不愿让别人知道。他们担心,一旦有游客慕名而来,原生态环境将无法负荷,所以,商业开发并未纳入他们的视野。
当然,也有一些人打着商业旗号。号称全球岛王的德国弗拉迪私人岛屿公司上海办事处总经理王海洋也来到展会,推销公司代理的2000余海外岛屿,价格从数百万至逾亿元不等,其中,席琳·迪翁等名人的私人岛屿也在出售行列。去年4月,浙商李建平成为他的第一个客户,以200万元在加拿大购买一座海岛,下月,还将有一名在上海也有房地产项目的浙江地产商人前往加拿大看岛,计划开发房产。
在强调海外购岛具有永久产权、基建完善等优势的同时,王海洋也会向客人描述风险,其中,“不怕晕船”至关重要。而在弗拉迪公司创始人弗拉迪的一次中国行中,则向媒体表示,在他40余年的经纪服务中,一直向买家强调的是,购买岛屿不是为了占有,更不是为了竭泽而渔,目的是保护生态,给自己留一个私密空间,也给后人留下一片美好环境。
林东表示,无论是在他创立的岛主联盟网站、此次展会,还是今年下半年计划举行的全国首届岛主大会、32所大学《私人岛屿在中国》讲座上,保护环境都将是岛主们的重要议题。
(原标题:“岛主”群体浮出水面 环保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