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疆新源县种植业调整见效益 环保旅游获双赢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意 新源台记者 刘春香):以往开垦草场种植土豆,淀粉小作坊污水横流,如今改种中草药和香料作物,在大发“旅游财”的同时也让那拉提草原生态环境重焕新颜。新疆新源县农民的新选择,保护了当地的环境,也为草原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位于“塞外江南”伊犁河谷的新疆新源县,是传统的土豆种植大县,这里种植了5万多亩无公害淀粉土豆,加工生产出来的土豆淀粉粘性高、糊化度强,深受疆内外客商青睐。曾几何时,新源县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一度达到122家,这些家庭小作坊式的企业工艺落后,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了巩乃斯河水和地下水。再加上土豆种植使得美丽的那拉提草原土壤风蚀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也影响了5A级旅游景区那拉提的可持续发展。新源县政府还因此被新疆环保厅和监察厅联合“约谈”。
痛定思痛,新源县开始对马铃薯加工业进行集中整治,关停了绝大部分淀粉加工企业。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那拉提社区居民戚北亮是那拉提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在这块土地上种植了20多年的土豆,由于受当地气候影响,那拉提种植结构一直比较单一,面对环保和农民经济效益的冲突,他和大多数农民一样选择了保持生态。
戚北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拉提过去种马铃薯,种植马铃薯有两个缺点,第一是土壤流失;第二(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现在不种马铃薯改种小麦、玉米和其它中草药,经济效益跟过去差不多,老百姓也觉得很满意啦!”
如今戚北亮在在当地政府的建议下开始种植小麦和玉米,通过去年一年的尝试,今年他又继续种上这两种作物。通过尝试也让他对种植结构调整和致富新途径有了大胆的想法。
“小麦种了200多亩,苞米种了200多亩。去年收益7、8万块钱。跟我种马铃薯没有多大的区别,我最愿意种的还是苞米还有小麦,因为小麦和苞米在市场上是最好卖的嘛,改进了农民的产业链结构以后,确实也是很好的方法,但希望上面能给予支持,在我们那拉提地区引进一个大型的养殖、育肥牛羊的公司进来以后,对我们那拉提老百姓是一个很好的前途,因为那拉提气候关系,种植青储,产量是最好的。”
那拉提是伊犁河谷最东面的一个乡镇,处于巩乃斯河谷上游,当地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下游生态环境发展,2012年以来,在当地县委政府的部署安排下,那拉提镇开展一些区域环境整治,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我们当地传统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进行了关闭,动员种植马铃薯的老百姓进行其它作物的替代。
那拉提镇副镇长齐才文告诉记者:“ 2013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通过政府来继续试种、引进一些适合那拉提镇种植的作物,比如中药材,金银花、雪菊和一些草料作物,来替代我们那拉提以前传统形成的马铃薯种植,这其中依靠两方面的力量,一是引进一些香紫苏的加工企业,比如说咱们新源县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两年的发展这个香紫苏,这种芳香植物的生产加工;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农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了玉米的种植,今年全镇的玉米种植面积能达到5000亩,并通过伊犁州储粮新源直属库投资400多万,建立了一个日产300吨的玉米烘干厂,所以在一定环境下缓解了我们那拉提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些困难,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随着特色种植业面积的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开始在特色种植中收获更加丰厚的回报,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也开始走上良性循环之路,2012年全县旅游收入突破2.86亿元,同比增长了两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