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陕西府谷县县长张惠荣:心系环保铁腕治污

    陕西府谷县县长张惠荣:心系环保铁腕治污

    来源: 本站综合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09-11-20 访问:

    陕西府谷县县长张惠荣

    推荐单位改为: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在秦晋蒙交汇处的陕西省府谷县,三年内万元GDP能耗下降了12个百分点、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6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县GDP和财政收入以年均30%和80%的速度增长。三年时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全省第35位跃居第3位……

    四年前的府谷,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引起了中、省、市各级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被媒体称之为“黑三角”,也使府谷县成为当时国家环保总局、监察部等四部委挂牌督办的县区之一。四年后的今天,府谷的天变蓝了,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中办、国办联合督查组,全国人大调研组、环保部等中省两级近年来先后30多次来此调研,均对府谷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效充分肯定、大加赞赏。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来这里调研的当天晚上,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往厅里打电话,要求来人好好总结这里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经验。

    “黑三角”的蜕变,折射出府谷县委、县政府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同时,也凝结着县长张惠荣重环保、抓环保、干环保的心血和汗水。

    痛定思痛的正确抉择

    2005年冬天,张惠荣从榆林市神府经济开发区调到府谷县任职。上任那天,他站在黄河岸边眺望,虽只有一河之隔,却看不到对面的山西省保德县,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让他深感震惊。

    然而,更让他震惊的远不止这些。

    府谷县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煤炭等矿产资源达20多种。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府谷县就开始兴办铁厂、水泥厂、电石厂、焦化厂等工矿企业。八十年代中后期初步形成乡办、村办、联办、户办“四轮驱动”的发展局面。九十年代,随着神府煤田的开发,一大批小煤矿、小水泥、小电石、小焦化、小泡花碱等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沟沟岔岔迅猛崛起。一根根小烟囱吞云吐雾,村村点火,处处冒烟,“黑三角”的诟病由此而生。深受污染之苦的群众叫苦不迭:“二十年我们不见天日,咳出的痰都是黑的。”中央及省里的调查组、督查组一年内到府谷明察暗访曾多达20多次。恶劣的生存环境使许多府谷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安家置业。

    张惠荣就是在这种情势下走马上任的。然而,他还没得到县人大的正式任命就因这些环境污染问题被纪检监察部门训诫谈话。当时的他心里也觉得委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就在训诫谈话后的第二天,他组织了6路人马分组下乡调查企业污染现状。摸底的情况让他彻夜未眠,全县1000多家工矿企业,大部分是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小企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浪费严重,污染排放量大,经济发展走入了死胡同。

    现实让作为县长的张惠荣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他在县政府班子会议上说:府谷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了经济的暂时繁荣,而今天,我们要为昨天的代价承担后果。作为一个普通县的县长抓不抓环保,可能只会影响他个人的前途,而作为府谷县县长,抓不抓环保却事关一个县在生死攸关时刻能不能找出一条出路。痛定思痛之后,他首先提出了“环境立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变面貌”的治污目标。在全县干部大会上,他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我们再不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治理污染,府谷的经济迟早会跌入低谷。”从此,他带领着全县人民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治理污染、优化经济、改善人居环境的攻坚战。

    铁腕治污的实际行动

    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污染企业,是府谷县开展环境保护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切入点。

    张惠荣刚来府谷的那阵子,县境内路是黑的、水是浊的、山是灰的,有人将一首经典歌曲改为“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浓烟呛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机器的轰鸣,看惯了烟尘的滚翻,在这片‘黑色’的土地上,到处都是‘三废’的污染”。面对这种局面,张惠荣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实施污染减排的第一责任人,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煤炭是府谷的优势资源,而利用当地盛产的优质侏罗纪精煤烧制兰炭是当时府谷县的主导产业,在经济总量上占着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且没有任何污染治理措施的“小兰炭”污染排放也占到了全县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张惠荣经过深入调研后果断拍板:府谷的污染治理就从关停小兰炭企业开始。他还亲自制定出“五停”措施:停电、停水、停贷、停运、停原料。

    拍板难,执行起来更难。眼瞅着一些业主成百上千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成百上千名职工暂时要丢掉饭碗……,他再一次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然而更难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些亲朋好友、乡里乡亲,甚至是曾经有恩于他的父辈师长,纷纷登门求情,各种压力一股脑的向他涌来。面对亲朋好友的哀求和企业主的抱怨,他的心里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真不是滋味。一边是一县之长的责任,一边是亲朋好友的情份,面对两难的局面,张惠荣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坚定地对工作人员说:“不能让人情面子,挡住我们发展的路子”。“对于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衡量,一个政策落实”。为了使关停工作顺利进行,他还要求工作人员从自己亲朋好友的厂子关起。正是因为他态度坚决、措施严厉,全县的关停工作才得以圆满完成。

    为鼓励企业关闭落后产能,他提议建立了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经济补偿。对提前完成任务的企业,给予相应奖励;对没有按期完成任务的企业,不仅不安排补偿资金,还要强制拆除。一系列的行政、经济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落后产能淘汰、关闭工作。三年时间,全县共取缔、关闭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270户,其中小兰炭120户,小煤矿46户、水泥厂4户、铁厂28户、电石厂5户、铁合金厂38户、镁渣加工厂20户、砖厂3户、氮肥厂1户,削减烟尘排放量2444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8576吨,粉尘排放量21120吨,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81000吨。据统计,仅关闭“小兰炭”企业一项,按府谷县2008年兰炭价格计算,年影响税费达3.5亿元。

    在污染治理的同时,张惠荣十分注重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从2006年起,全县累计投入6亿多元,分期、分批、分行业对所有工业企业进行了专项治理。

    府谷虽然放弃了暂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却在阵痛中推进了产业升级和转型。

    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为一县之长,张惠荣抓环保,不仅体现在观念上的更新、决策中的把握、政策上的落实,还体现在利用自己过去抓经济开发区的经验,对发展绿色经济亲手进行构架和设计。

    张惠荣对府谷的发展设定的是这样一种思路:告别“黑三角”,摆脱污染困境;打造“金三角”,将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奔向“绿三角”,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由此,府谷的发展走出了这样三步棋。

    第一步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园区经济。几年来,张惠荣亲自出面邀请省内外知名的经济专家、环保专家一起出谋划策,确定新理念下的工业发展思路。在优化工业布局上,坚持集中发展。规划建设总面积58平方公里的四大工业集中区和总面积32平方公里的八个兰炭产业园,发展高度关联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仅去年就有30多个产业项目被上级发改委核准和备案。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上,坚持规模发展。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引进了神华、大唐、华能、鲁能、陕煤、陕投等大型企业集团,对煤炭资源开发向集约和深度转化,提升整体实力。整合县内资源、资金和管理技术,组建了府谷煤业、镁业、煤化工、煤电冶化四大民企集团,有力地推进产业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规模经营集中,形成了“项目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格局。

    第二步棋:打造循环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张惠荣把这样的构想写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发展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加快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在他的积极引领下,府谷县从循环经济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煤、焦、电、冶金行业嫁接新技术、结出新果实。在府谷,过去被人看作乌金的兰炭成了次要的产品,而生产兰炭过程中排放出来的荒煤气和副产品煤焦油,反而成了唱大戏的主角。如今,投产和在建的18条60万吨以上兰炭综合利用生产线,每一条生产线就是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建设的“四区八园”,每一个园区就是一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张惠荣还倡导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规划建设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立体农业示范区、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绿色农业产业区四大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带动全县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高庄则新村设施农业小区利用养猪场的肥料生产沼气,沼气用于照明、取暖、做饭,沼液用于大棚蔬菜和生态农业施肥、施药,和过去相比,省时、省力、省煤、省电,既净化了环境,又节约了能源,为偏远山区发展循环农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第三步棋:注重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许多来过府谷的人再来到府谷,感慨地说:“变化真是太大了,没想到公园建设的这么好,公路两旁的绿色这么浓,街头飘动的白裙子这么多。”让天空蓝起来、太阳亮起来、河水清起来,空气净起来,一直是张惠荣心中的目标。近几年来,全县先后投入3亿多元组织实施通道绿化、环县城绿化、民俗景点绿化、森林公园建设、新农村绿化、厂矿区绿化六大“增绿”工程,境内96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草覆盖率大幅提升,生态环境一年一个新变化。特别是千亩河滨公园的建成,把黄河之滨的山城府谷妆点成一座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城市,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区绿地少、公共空间缺乏的城市格局。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张惠荣从2006年起就着手实施集中供气、供热工程,今年又投资1亿多建设污水处理厂,投资1500万元建设垃圾处理场。如今,外地人踏上府谷,环境变化之大,令人欣喜:天变蓝了,河水变清了,县城的大街小巷洁净了。过去姑娘们、小伙子不敢穿白裙子、白衬衣,现在白裙子、白衬衣成了街头巷尾人们着装的一种时尚。

    心系环保的具体体现

    一位作家到府谷采访,几天下来他感到惊讶:无论在政府职能部门,还是在业务技术部门,与每一个人交谈,他们对环保规划的制订,对污染治理的措施,个个都很内行。县环保局局长姬瑜是这样认识的:全县的环保工作之所以能够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是因为我们有一位真心抓环保,专心干环保的好县长。

    在陕西,市县环保机构属于垂直管理,在这样的体制下,张惠荣对环保队伍建设,对环保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对环保工作思路制定更是上心、操心。张惠荣来到府谷县时,县环保局30多人挤在1间小办公室里,平均一个人还分不到一把椅子。一辆汽车是要报废的,监测仪器有两件:一个测烟尘的林格曼望远镜,一个噪声监测仪。

    张惠荣下决心要改变环保队伍这种软弱无力的状况。他先是安排专项资金为环保部门建起了一栋全县最好的办公大楼,又投资200多万元,配备了监测设备。为了强化环境监督,提升监测水平,他从县人才库里选聘了30多名大学生,充实了环保执法队伍,而这些人员工资,全都由县里负担。到今年年底,县里的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也要投入运行。在府谷,凡是环保部门提出的建议,都会在当天有答复。部门之间需要协调解决环境问题,环保部门从来没有受过难为。

    府谷的变化,不仅使人们看到一个区域经济实现转型透视出的蓬勃生机,也阐释了环境保护实现历史性转变所赋予的深刻内涵。作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张惠荣心里沉淀了太多的感悟。2008年,在全省县级公路建设表彰大会上,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洪峰在给张惠荣颁奖时,握着他的手鼓励说:“今天你获得了‘十佳路县长’的荣誉,下一步要努力成为全省的‘环保模范县长’!”

    如今,张惠荣把目光放得更远,把标准定得更高,要求全县所有企业在五年内均建成“清洁文明”企业。现在的府谷,全县上下正兴起了一股绿色机关、绿色校园、绿色企业、绿色社区以及生态示范村、环境优美乡(镇)等“绿色文明示范工程”的创建热潮。当山青、水碧、天蓝的新府谷一步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时,这位环保县长并没有就此止步,继续领着全县人民向经济繁荣、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绿三角”阔步前进!

     


    环保 环保信息 环保设备

    上一篇:中国冀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上给予实实在在合作
    下一篇:环保评论:强令栽花公权力无视私权到处裸奔至此?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