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人文纪念博物馆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照片市民在遗体捐献纪念碑前献花树葬墓区老电影播放厅人文纪念博物馆大厅福寿园人文纪念博物馆内的“生命之泉”本报记者姚丽萍
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一座公墓里,一张座椅上,镌刻着一位逝者的名字;座椅旁,大树下,就是这位逝者的长眠之地。几只袋鼠就在不远处的草坪上蹦蹦跳跳。
看到此情此景,几位来自中国上海福寿园的同行频频点头——低碳、节地、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殡葬行业,这也是全球化趋势,澳大利亚如此,上海也是如此。
走进福寿园·上海人文纪念公园看看,无处不透露着“全球化”趋势中的低碳、节地、环保。
“节地葬”融入殡葬文化
草坪葬、树葬、花坛葬、海葬,越来越多的上海人为亲人选择各种“节地葬”。
“节地葬”是如何融入上海殡葬文化的呢?相对于公墓中最能赢利的传统墓葬,“节地葬”的价格比较低。价格杠杆是让人们接受新葬式的最初因素,但并非是唯一因素。
有人最爱江南园林,有人喜欢花花草草,有人欣赏大海的辽阔,有人离不开大地的温厚……无论是海葬、草坪葬、树葬、花坛葬、室内葬、长廊壁葬还是亭葬,人们为亡故的亲人选择“节地葬”,都是为了契合亲人生前的某种“情结”。上海土地资源极其有限,上海人都知道节约土地的重要,只要能满足心愿,人们愿意选择节地的方式安葬亲人。多元的,才是容易被接受的,“节地葬”要不断创新,满足不同需求。
“清明符号”考量清明文明
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符号,清明该有怎样的符号?黄丝带、青柳条、各色鲜花……这些都是沪上公墓呈现给清明的节日符号。2008年,在首个清明法定假日,“清明符号”考量着上海市民的文明程度。当天,象征思念的黄丝带,就是福寿园最鲜明的“清明符号”。志愿者清晨5时就开始在公墓大门口送发黄丝带,树上、墓碑上,一根根黄丝带随风飘扬,就这么“情系黄丝带,爱满四月天”。
春天是不是来了,看看河畔的柳条就知道。柳条寓意着春天,也就成了另一个“清明符号”。陪伴柳条的是春风,而不应是烟熏火燎的香烛锡箔。早在2000年,福寿园等沪上各大公墓就开始倡导鲜花祭扫,纷纷推行“用鲜花换鞭炮”。12年过去了,成效如何?如今,鲜花祭扫已渐成习俗,来扫墓的十有八九手持鲜花。
(原标题:“节地”环保与“清明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