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报告称,世界各国高达 1.9万亿美元的能源补贴费用阻碍了私人投资,惠及了富裕的消费者而不是穷人。(1美元约合6.21元人民币)
本次报告的调查范围涉及176个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张逐步升高能源价格,并实施针对性措施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报告显示,停止补贴还可以帮助减少13%的二氧化碳排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务主管卡罗?科塔莱利(Carlo Cottarelli)表示:“能源补贴数额巨大,且导致能源过度消耗,吸收了本可用于其他更有用目标的公共资源,使富裕群体从中获得了比弱势群体更多的好处。”
报告显示,许多国家把巨额财富都花在了能源补贴上,而不是卫生和教育领域。发达国家对能源的补贴占所有补贴总额的40%,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补贴国,2011年的能源补贴值估计达到了502亿美元。 科塔莱利说:“发达国家的能源售价的确没有低于供应成本,但他们却没有征足够的税。”
报告认为,补贴可能导致能源生产商利润降低,使其难以吸引投资者。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还鼓励了走私行为,即便是在发达的地区如加拿大,人们也会到美国来购买便宜的燃料。
然而,推动能源价格上涨的计划常常会随社会安定等因素而减缓或取消。报告列出了22个曾发生过的社会动荡案例,称“公众反对补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政府信心的不足。人们担心政府不能很好地重新分配预算结余,难以造福于更广泛的人群、保护弱势群体。而这对石油出口国尤其具有挑战,在那里,补贴被视为把自然资源带来的财富分配给人民的一种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虽然能源补贴往往被认为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更多,但实际却恰恰相反。平均而言,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中,最富裕的20%家庭获得的燃料补贴总额是最困难的20%家庭的6倍以上。
报告提及的1.9万亿美元能源补贴总额可被计入两大类别:税前补贴和税收补贴。税前补贴意味着能源的实际成本和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之间存在着差额。2011年,该总额高达480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石油出口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税收补贴只在能源税较低时存在,征费低于其他消费产品,或没有高到足以反映某些能源产品对社会的成本,如环境污染。该组织建议,政府应对能源补贴的幅度以及能源补贴是如何支付的做出解释,此外,各国还应制定自动定价机制,使政治不再决定能源价格。(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