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

    来源: 上海国资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3-03-31 访问: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王坚

      通过强化主业竞争力,推动稳健经营,防范企业风险,努力实现全年销售收入增长7%以上,利润和主营利润增长同口径基本持平的工作目标

      一、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一)质量效益优先,发挥国有经济支撑保障作用

      2012年,全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6146.29亿元,同比增长10.8%;利润总额949.88亿元,同口径增长3.4%,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1.1%,总资产周转率达到0.95次/年,高于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平均水平。2012年,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生产总值4320亿元,同比增长7.9%;工业总产值6100亿元,同比增长6.48%;缴纳各类税金1472.95亿元,同比增长13.6%,较好地体现了国有经济对本市经济社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上海国资国企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10余家企业规模或效益继续保持国内同行业前三。其中,上汽集团实现销量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2%以上,产品进入埃及和印度等市场;上港集团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世界单体港口第一;锦江国际排名全球酒店集团300强第九,亚洲第一;上海建工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建筑业产值首次跃上千亿级平台。上汽集团、中国太保、绿地集团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二)战略规划引领,加快改革开放优化国资布局

      2012年,61%的国资集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以及功能性保障性领域,92.4%的国资集中在汽车制造、现代装备、商贸服务等前20个行业,比2011年提高2个百分点。行业分布从64个收缩到59个。调整退出非主业企业364户。18家集团有效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

      (三)市场价值导向,以国资证券化推动国企市场化

      坚持市场化改革,推动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完成海通证券H股、华虹集团华虹计通创业板,以及上实集团上实环境新加坡主板上市。上柴股份、海立股份、光明乳业等7家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等方式,注入资产5.71亿元,国资证券化率达到35.24%。目前,上海市71家地方国有控股A股上市公司中,33家上市公司成为上证各类指数股。

      (四)加快科技创新,助优扶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制发《市国资委关于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每年安排30%以上的国资收益支持企业核心关键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视作考核利润等政策。目前,36个国家级、152个市级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以及15个由企业牵头的产学研用战略联盟,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形成由两院院士等百余名专家组成的高端人才库,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0.1%,全系统R&D经费支出166亿元,增幅达到40%以上。专利申请3763个,新产品销售收入4192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项目177个。

      (五)分类监管考核,增强企业改革发展内生动力

      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发展阶段、行业类别、产业结构,将50家系统企业分为产业、投资、科研和公益保障4类,深化国资布局、行权方式、董事会建设、考核和薪酬分配等五个方面监管要求。

      开展董事会任期制管理,与第一批任期届满的董事会试点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新一届董事会的任期目标责任。

      完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整体上市公司实施“基薪+绩效薪+中长期激励”模式。上海仪电、华虹集团下属4家企业进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和分红激励首批试点范围。

      (六)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

      以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以及管理信息化为重点,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目前,全系统7成企业开展了全面预算管理,半数以上企业资金集中度达80%以上。

      通过关键环节控制和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企业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全系统90%的企业建立集团级门户平台,80%的企业建立集团管控业务系统,70%左右的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60%的企业集团办公系统覆盖到二级企业,50%的企业建立集团级的数据和控制中心。

      建立健全国资经营预算体系,完善资金使用监管和后评估制度。完成9家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协调指导企业处理重大法律纠纷案件,为企业挽回了损失,化解了风险。

      

      二、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坚持稳中求进,实现国有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增长

      通过强化主业竞争力,推动稳健经营,防范企业风险,努力实现全年销售收入增长7%以上,利润和主营利润增长同口径基本持平的工作目标。

      ——抓市场、抓项目,加强规划投资,推动主业发展。在上海市政府的工作会议上,市领导要求上海各企业要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抓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支持企业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抢占市场制高点,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主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平稳较快增长。

      ——抓管控、抓降本,确保稳健经营、防控重大风险。结合风险预警,设定管控目标。突出年度预算资金管理,重点关注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企业年度资金平衡、有息负债结构及总体资金成本。控制管理成本总量,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促进管理提升的费用,加强人工成本预算管理和控制。严格控制企业存贷风险、应收帐款风险和现金流风险。制发加强对外投资参股监管指导意见,防止出血点。

      ——抓协调、抓合作,体现整体优势、协同发展。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共同搭建企业合作平台,着力解决瓶颈问题,推动系统企业资源互动、功能互补或组团“走出去”,促进协同发展。

      (二)坚持改革引领,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

      一是推进国资系统资源优化整合。加快传统贸易企业转型发展,培育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继续推进企业改革的整合工作,积极培育创业投资和创新发展的专业化运作平台。

      二是深化开放性市场化双向联合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走出去”,布局全国或开展国际并购,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均势企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充分利用上海产权市场,开展各类企业的并购融资和重组,推动国企股权多元化发展。

      三是加快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通过IPO,以及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等方式,继续推动企业将优质资产和业务注入上市公司,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继续推动一批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深化国有资本管理平台功能,建立国有资本有序流动的常态化机制。

      四是大力推进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与经营管理团队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相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以跨国经营、国内领先、创新突破为战略目标的企业集团,实行经营管理团队任期激励、增量业绩奖励等中长期激励。推进若干个与重大创新项目相匹配的激励计划和张江股权分红激励方案。

      (三)坚持创新驱动,优化国资布局提升企业发展能级

      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上海国资国企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技术创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大规模。加快形成以上汽集团、上海电气等重点集团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群。2013年,企业新增投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要从2012年的6.4%提高到9%,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比重要从37%提高到40%。

      二是聚焦重点项目、区域和企业发展。加快洋山深水港四期、浦东国际机场第4和第5跑道、轨道交通,以及联和投资“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上海通用高档汽车、AM-OLED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临港产业区、虹桥商务区、世博园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区域发展。

      三是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落实30%国资收益优先支持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和产业化前景好的重大项目,以及重点商贸服务企业涉及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建设的项目。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技术和产品在市属国有企业率先示范应用,重点支持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表彰奖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

      四是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联合相关委办和区县,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中发展有潜力、技术可改造、品牌有影响、环境能承载的重点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培育一个优秀品牌、打造一个龙头企业、形成一个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升发展。

      (四)坚持内涵发展,增强国资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完善国资监管体制。重点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发挥国资预算对促进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保障作用。

      二是联合委办形成服务企业合力。主动加强与市相关委办局的联系与合作,完善联合工作制度,并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集聚,切实解决企业改革中的瓶颈问题,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是深化分类监管分类考核。进一步完善第一批董事会试点企业的相关工作,做到企业董事会任期目标与规划目标、任期目标与考核内容有机结合。继续推进第二批董事会试点企业实施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签订新一届任期目标责任书。努力实现董事会试点企业、整体上市公司以及4类代表性企业实施经营业绩分类考核超过50%。

      四是提高全市经营性国资统一监管水平。严格落实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围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国资基础管理、加强重点领域专业监管等专题,组织集中培训和交流学习,提升监管水平。

      五是优化监管提高能力。要以国资监管信息系统为平台,重点加强规划、预算、人事和制度等方面的即时监管,并根据整体上市、双向重组、股权变更等新情况,不断完善监管模式。在企业层面,要积极引入上市公司的运作规则,争取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审计结果公开等方面予以突破。

      (五)坚持科学规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科学设置不同类型企业的治理结构。进一步理顺国资监管机构与企业的管理关系,更加注重依托治理结构,通过公司章程体现出资人意图。

      二是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建设。推动设立董事会的企业完善董事会决策、会议、报告和授权等制度,提高董事会运转效率。加强外部董事履职年度评估,探索专职外部董事制度。完善监事会及外派监事团队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监事会报告的反馈工作制度。

      三是完善市场化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扩大视野、统筹布局,探索建立市场化竞争性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等机制。扩大董事会选聘经营班子的范围,继续深化和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和制度。

      本文系作者在2013年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刊有删节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上一篇:化工槽罐车侧翻泄漏押车员不知运的是啥(图)
    下一篇:生态中国论坛在沪举行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