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綦伟
深圳市民赵晓岚发现,买回的图书几乎全都被包了一层透明塑料膜。她借本报呼吁:图书最好“裸”卖,为环保做贡献。
记者调查发现,读者对图书外包装的这一层塑料膜可谓是“有恨有爱”,而出版社对此也有苦衷,而我国一年图书塑料封装所耗成本或超过亿元。小小一层塑料膜,反映出的情况可不简单。
读者买书愿挑“塑装本”
昨天,记者来到深圳中心书城,售书员说:加塑料膜的主要是几种书,如书内附带了光盘等赠品的、精装书、畅销书、文学书等。还有相当数量其他类别的书,如工具书、教辅书、历史书等,一般是没有塑料膜包装的。但这位售书员说,近年来加塑料膜包装的书,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上架时,我们一般会把这种包了塑料膜的书,撕开一两本放在书架上,以便于读者翻看。所以,并不存在读者在无法了解书的内容的前提下买书的情况。”他说。
据记者一旁观察,来此购书的读者,往往是拿起一本已经撕开塑料膜包装的书翻看一番后,再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未开封的书去柜台结账,几乎没有直接拿着手上的样书去埋单的,即便这本书看起来就像未开封的一样新。
“习惯吧。买书当然是想买到一本崭新的,没拆开包装当然就是全新的最好凭证。”刚结完账的朱小姐对记者说。她买了三本书,两本小说都是用塑料膜包装的,另一本法律书没有。“法律书都没有包装,所以挑一本看起来没翻过的买。”她说。
无塑装图书运输中损耗率达两成
一位在英国留学的朋友告诉记者,据他所知,海外从未有给图书加上塑料包装的事,只有那种儿童不宜的成人书刊,才会装上封套。
国内为什么给图书加上塑料膜包装?出版者对此的观点基本一致:降低损耗率。
北京蜜蜂智爱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张业宏说,图书加装塑料膜就像其他商品有包装一样,为了防水防尘。如果没有这些包装,图书残损极高,会加重出版企业的负担。“这也是出版人不得已的事情,没有几个读者愿意购买弄脏了的书。”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表示,现在书店都是开架,图书很容易被污损影响销售,书店把污损书退还给出版社,无疑增加了出版社的成本。
凤凰联动文化传媒公司首席策划董曦阳将板子主要打向物流环节:要是没有塑料膜包装,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破损书,就不能上架销售了,同样,被书店退回来的书也都会变成残书,再也卖不出去。
图书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有多少?出版人王小山对此的回答是:不加塑料膜包装的图书,运输过程中会损毁20%。
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总编辑安波舜说:“目前大量出版社的退货率高达10%至15%,这些书由于读者翻动、运输等原因,如果不带塑料封装就很难二次上市。有塑料封装,作废的就会少一些,能保证资源不浪费。”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王鹏涛认为,图书加上塑料膜包装的原因除了出版商希望减少运输和销售中的损失,以及防止书刊中的赠品损坏或丢失外,还与部分出版企业企图利用塑料封装来掩饰内容的苍白有关。
“时下一些畅销书并不耐看,出版社担心读者翻看后不会掏钱购买,就故作神秘,将书包得严严实实,‘引诱’读者买书。”王鹏涛说:“当内容实在没有新意时,塑封包装就成了‘一切的救赎’!”
一年为此所耗成本或超亿元
深圳市印刷协会一位技术专家告诉记者,一本大16开的书加塑料膜的成本约在0.2元,平常32开本的书加塑料膜的成本约在0.1元。
而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报告,2011年我国图书出版总印数达77.1亿册(张)。粗略估算,即便其中仅有七分之一的图书加装塑料膜,则一年用于图书塑料封装所耗成本将达1.1亿元。
记者了解到,用于图书外包装的塑料膜,过去多为高温下会产生毒素的聚氯乙烯材质,近年来由于环保原因,逐渐多用无毒无味的聚乙烯材质。但即便是全部采用聚乙烯包装膜,如果按全国一年有1亿册图书是用塑料膜封装的,其对于环境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也不容小觑。
对此,王鹏涛提议,出版商应多采用可降解的纸张等绿色材料来进行包装,另外,也鼓励出版企业多设计一些利于回收、可再利用的封套。而从长远来看,当前所实行的图书损失全部由出版社或书店来承担的机制是不合理的,这种风险的责任,应当在整个流通链条中分摊到出版社、物流和零售等各环节,以达到全行业对于图书减耗的重视。
“还有就是,出版管理部门应尽快出台书刊包装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王鹏涛说:“自2008年6月1日实施国务院颁布的‘限塑令’以来,各地商场已经废除了免费提供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包装袋的行为。出版业作为经营和传播知识文化的行业,应该在贯彻政策方面走在社会前列。”
(原标题:图书塑料膜包裹太不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