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郑焕坚 高远 环境保护是政治决策,没有政治决心环境质量不可能改善;部门利益影响立法,法律必须真正实现制止污染。3月1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周宏春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危机与对策等进行分析。
中国工业化未完成 污染仍在上升
相对西方工业化200多年历史,周宏春表示,中国工业化至今只有30多年,但灰霾如今却已笼罩中国:以年初的1月29日为例,有高达3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遭受灰霾笼罩污染。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1年全球91个国家108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浓度及排名状况,其中中国32个省会城市排名落在812至1058名之间,处于世界垫底位置。
对此周宏春表示,尽管中国在2012年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但其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仍相去甚远,“世界卫生组织分三个阶段的标准,我们连最初阶段的标准都达不到。PM 2.5最初阶段是要35,第三阶段是15。现在北京提出2020年还是达不到,只能达到100。”
对于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起因,周宏春认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最为直接的原因,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处于上升阶段。就PM 2.5的成因,周宏春说,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由于发展方式落后,加上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城市烧煤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灰霾长期笼罩众多大城市。
部门利益作祟 影响法律保护环境
面对大气污染造成的严重损害,周宏春认为,在利益作梗下,导致目前污染大气的责任者没有承担责任,“例如现在国内争议中石油、中石化的汽油有没有达标。但我们的汽油标准怎么出来的呢?标准就是环保部牵头、中石化制订的。现在中国的情况,法律是部门制订,人大举手。部门法的结果是什么呢?强化部门利益,每一个人想的是小我、我自己,很少想到他人、大家。”
“有人以为让猫去看鱼,鱼不会有损失,但是哪一只猫不吃鱼呢?”对此周宏春说,应该尽快制订法律,惩治污染环境的责任者。对此媒体和公众也需要大声疾呼积极争取,“环境保护是政治决策,没有政治决心环境质量改善不可能。没有公众的呼声,环境排放标准是不能提高的。环境质量的改善是靠企业,而不是靠政府。我们治理环境、发展环境产业,只能是靠企业,于是就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共同推进。”
(原标题:“若无政治决心环保难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