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今天专访科技部部长万钢。
2000年圣诞夜,万钢部长放弃了在德国优厚的薪酬。他说“我想回去激动一把”。这份激动,回国以后就变成了一块招牌,上面写着“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可以说,发展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是万钢部长回到国内的动力。
万钢:我记得,我们提出发展电动汽车是在2000年,十多年来,新能源汽车正在走入人们的生活,目前的发展有喜有忧。
喜的是,老百姓已经开始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对改善环保的重要作用,有些人甚至开始愿意坐电动汽车,觉得是为PM2.5减少做了贡献。同时,一些司机也因为开新能源汽车而感到一种荣誉感,在经济收入上也还不错。电动汽车走向生活,走近老百姓的身边,而且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欢迎,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也是我感到最满足的。
但是我也有很多忧虑。2000年,好多人都跟我说,北京一共才不到100万辆车,需要发展那么多新能源汽车吗?现在北京有五六百万辆车,所造成的影响大家也都看到了。但是我们没跟上,我们的速度不够快,我们还没有能使它成为主流。
对于乘坐电动汽车,大家的意识是一致的,但是花多大的代价去坐电动汽车,需要我们逐步考虑钱的问题。电力部门怎样配合做好充电桩的工作,电池的一致性、电池的寿命、电池的安全性等问题,还有一些很基础的研究,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去增加。
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大的难题是协调发展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给电动汽车的发展更多的政策空间?这里不仅是财政的一阶段的补助,财政的补助只不过是阶段性的、启动型的,怎么能使大家在新的交通模式当中能够更好的使用到电动汽车?怎么样做好交通管理?我们的充电设施、顾客使用的环境、环保措施、产业发展政策、电力部门的配合等,这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是政策环境之间的相互平衡。
我们国家从2009年开始,首先在公共交通领域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去年年,25个城市有27800多辆,其中80%是公交汽车。,按照规划,到三月底大概将增加到39800多辆。
(原标题:科技部部长万钢:为新能源汽车回国目前发展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