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轶伦
过年了,市民钱莉群买了鱼和菜,带上丈夫和儿子去父母家过年。
老人家住农村,做饭炒菜用的是传统灶头,烧的是修剪果园余下的树枝,自己做的菜肴、自己做的年糕摆了一桌,浓郁年味扑面而来。“一家人在家里吃饭很温馨,实实在在生活就是一种乐趣。”钱莉群说。
在青浦区赵巷镇,很多人都知道钱莉群一家三口“环保意识特别强”。赵巷镇从2011年开始实行“万户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作为家里的女主人,钱莉群不仅自己崇尚绿色生活,也带动家人朋友参与低碳环保生活。
用过的水循环利用、买灯时优选节能灯泡,离家时电器不待机……这些在生活中节能省钱的小妙招,很多主妇都能做到。不过钱莉群觉得还不够,“真正的环保,不仅在于节俭,更在于不贪,少些比较、去除虚荣,人才能活得不累。”所以,当朋友们相约网上购物、秒杀时,钱莉群很少参加。买衣服鞋袜,只在有实际需要时才出手。甚至在这个冬天,即便下雪全家也不开空调。因为她觉得“小时候住在农村,大家不是一样没有取暖设备?现在我们在家里多穿几件衣服,泡几个热水袋焐着,不也一样暖和吗”?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丈夫和孩子也将环保理念融入了生活。一次小区废旧物品回收日上,钱莉群读中学的儿子手捧着几个薯片桶来了,里面装的是孩子平时收集的260多节废旧电池。孩子说:“从幼儿园起,妈妈就教我不要乱扔废电池。从小养成的习惯,将会陪伴我一生。”
(原标题:环保融入点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