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12年,网民攻坚克难,促成的一大成果便是PM2.5纳入环保部门的监测范围。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PM2.5甫一出现,便以全国多个城市数据爆表为始。
各地形形色色临时性应对举措“应运而生”,多以机动车限行和关闭个别污染源的面目出现;且在冷空气的眷顾下,又匆匆结束了它们的“使命”。
与之相伴的是环保产业“尴尬商机”:民间口罩热卖、官方急于购进监测设备,与环保相关的股票也纷纷涨停。
但在相关专业人士的眼里,这都只是雾霾大事件中的配角。“关键问题在于环保法律的执行”,大气物理学家、负责京津空气污染治理的政府工作小组成员王跃思在受访时如是表示。他甚至更具体指向垄断油企,“北京市销售的汽油硫含量高于国家标准”,但三大油对于数百亿的技术升级没有动力和压力。>>>B3版
(原标题:环保法令被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