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
雾霾肆虐,国人揪心。环境治理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凸显在所有中国人面前。环境治理,须有技术、制度、法律的保证,更需有高效权威的管理机构来承接重托。
在国家层面,环境保护机构一再升级,由最先的一个部属局,升格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再到今天的环保部。此外,1984年国务院还在部委之上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研究、审定、组织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组织协调、检查和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由国务院领导成员和有关部、委、局、直属机构及有关事业单位的领导成员组成。
从规模和配置上看,环保委不逊于是环其他任何一个专门委员会,正是由于最高层面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上前所未有的智力投入和监督协调,我国的环境状况才没有出现不可控的危局。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国务院环保委属于指导、协调性的机构,缺乏宏观管理的专门职权,其主要工作实际上还是落在委员会下属的办事机构——环保局(部)身上,而环境保护和治理分属各行各业,地方政府又承担“谁污染谁治理”的直接责任,因此,作为国务院的一个平行部门,环保部对生态全局的掌控在很大程度上力有不及。
我们在网页上,也没有找到环保委近期的组成情况和会议、工作信息,间接地印证,一个相对松散的委员会,已无法适应我国越加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和治理压力。要想发挥环境保护的体制优势和权威,应该对现有的环保委进行改革,精简人员,提高职效,提升层级,赋予专权,并直接领导全国的环境生态治理工作。
与之配套的,是各个地方政府内部,也大多设立了类似的环境保护委员会,有的地方行政一把手还亲自出任委员会主任。去年4月,南京市调整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调整后的市环保委由市长季建业亲任主任,副市长华静担任常务副主任。41人的大委员会无所不包,人才济济。但是,像其他许多城市一样,在雾霾来袭、污染日重的情势下,这个应该“发声”的委员会反而不为人知。这与民众对它的期望形成较大的反差。当然,这不是主观之误。在目前条件下,环保委难以站到前台,进行决策、部署和审查。
这些年来,有些地方为了加强环境治理的目标控制,搞了“环保一票否决制”,具体执行在环保部门。但这个否决制被权力有限的环保局拿在手上,像烫手山芋。环境生态的事故,有很多不是环境本身的问题,而是地方主政者的发展思路,地方经济的形态、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所决定的,以一个政府内部的部门去执行对上级的一票否决,无异于天方夜谭。
因此,地方环保机构,如何“摆脱”地方政府的隶属被动,像税收体系一样,对国家生态全局负责,也是值得有关方面探讨的话题。
环境治理很费钱,现在每年要拿1500亿以上才有可能控制住污染发展。地方政府更是经费紧张。单靠环保部门一己之力去筹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环境污染危害甚巨,每年损失约占GDP10%左右。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十八大报告首提“美丽中国”,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表明这已成全局性的国家战略,需倾全国之力。把环保看作是环保局、厅、部一个部门的事,是落后的认识。
是环保委站到前台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