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的小虾皮、螃蟹壳,你会怎么处理?绝大多数人都会将它们扔进垃圾箱里,但是曹荣军不会。经过他的“妙手生花”,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经过清洁化联产工艺之后,却可以变成出口欧美的药品 ,连接起近10亿元的大产业 。11月13日,城市信报记者走进贝尔特公司,走近曹荣军,触摸蓝色经济的脉搏。
虾皮提取物能做成药
10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一则题为《青岛海洋经济缘何逆势上扬?》的报道引发轰动,也让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更多人所熟知。新闻中称:“从事海洋生物医药的曹荣军在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赢利点。把普通的虾皮做成了出口欧美的生物药品,不到500平米的办公区,背后却连接起了近十亿元的大产业……”
11月13日上午,城市信报记者在位于东海西路的贝尔特公司总部见到了董事长曹荣军。他看上去英气勃发,平易近人。他向记者介绍说,虾皮也能做成药品,关键便在于公司的清洁化联产工艺的技术优势。
“从现在来看,通过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把虾皮、蟹壳等进行投料,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流程之后,可以提取出甲壳素,同样的方法,从深海鱼皮中我们还能提炼出胶原蛋白,这些都可以做成生物制品,而提炼后剩下的骨油、骨粉等还可以用来当动物饲料。”曹荣军介绍说。
城市信报记者了解到,十余年前,国内海洋生物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沿海一带有很多海洋生物制品加工厂,但大多数设备简陋,环境污染严重。不过,贝尔特的生产工艺实现了对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真正做到了无污染、零排放,解决了世界性的环保难题。
城市信报记者采访获悉,贝尔特位于青岛的研发中心的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多项专利和成就,这儿也是青岛市唯一的“海洋生物与医药专家工作站”
从装修到制药,回青二次创业
“1992年大学毕业之后,我去了深圳一家公司从事装饰装修行业,也通过这个掘到了第一桶金。”时间走到2001年,曹荣军通过装饰业已经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不过他却显得并不满足。老家临沂的曹荣军决定回到山东青岛进行“二次创业”,并于2007年创办了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于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来的短期利益作为,曹荣军坚决排斥,决心研发无污染、利用率高的生产工艺。
对于企业的良好发展来说,银行的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金融融资方面,曹荣军也有着自己的“秘诀”。“多家银行曾经联系过我们,不过从各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互补性上考虑,最终我们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战略合作。”
“大项目贷款,工商银行比较有优势。流动资金贷款,交通银行的服务很到位,利息低,而日照银行作为地方性银行,金融产品丰富,也可以为我们公司量身定做一些金融产品,能够迅速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曹荣军表示,这样一来正好形成银行信贷服务的优势互补,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最为有利。
曹荣军告诉记者,贝尔特计划十年内在全国的沿海重要城市、原材料丰富地区建立多个海洋生物产业园和生产基地,建设以青岛为中心的包括大连、天津环渤海湾的产业园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生物医药生产园区,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海洋生物产业园区,发展蓝色海洋集群,做大做强海洋生物产业,打造蓝色经济增长点。
文/图记者 郑昆仑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宋涛]?
(原标题:小虾皮和螃蟹壳也能做药 还解决世界环保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