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保组织建议公共场所百分百无烟
本报北京电(记者孙磊)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在今天致信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北京市人大法制办、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门,提交了其对二手烟与室内公共场所空气污染的研究,呼吁北京市尽快出台地方性法规,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百分之百无烟。
9月20日,本报曾报道了该机构的《北京部分室内公共场所烟草烟雾污染情况调查报告(第二期)》。据该报告显示,没有禁烟规定的餐厅、网吧和酒吧室内均有严重的空气污染。二手烟在室内的污染以PM2.5(细颗粒物)为标记,三类不禁烟场所均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PM2.5日均值75μg/m3的标准,部分场所的PM2.5污染水平超过了500μg/m3。“北京现有立法中允许设立吸烟区或吸烟室,这不仅不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而且也不能达到保护公众健康的效果,”该公开信中说。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100%无烟之外的任何方针,包括通风、空气过滤和制定吸烟区等都一再表明无法避免公众暴露于二手烟。
公开信中也强调了执法和监督的重要性:“明确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监督和执法部门,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黄金荣副研究员举例,北京市2008年公布的《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中规定,市或者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可以委托市或者区、县卫生局实施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
在实际操作层面,就存在执法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加强处罚力度也在公开信的意见中提及。“世界各国控烟立法中都非常重视处罚——— 对场所的处罚跟个人处罚并重,同时以对场所的处罚或者管理为主,”黄金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