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蒙古鄂尔多斯:环保与发展双赢
依托煤炭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近年来通过污染物减排措施,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环保与发展双赢。
上世纪末,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西移,鄂尔多斯市与山西、陕西、宁夏及内蒙古乌海毗邻的地区,短时期内发展了一大批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依靠简单开采和转化的“粗、散、小”型企业,形成了东西两个污染“黑三角”,严重影响了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群众的身心健康。
2006年,内蒙古下达给鄂尔多斯市的减排目标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0.95万吨,削减率为35.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0.33万吨,削减率为11.7%;减排任务分别占全区减排量的73%和11.6%,二氧化硫减排率是全国的3倍、自治区的8倍,经济发展与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矛盾十分突出,减排压力巨大,任务极为繁重。
为了保障污染减排任务的完成,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把减排成绩和“官位”硬性挂钩--“要污染还是要乌纱!”市长安排“市长基金”补偿关闭企业,通过政府“赎买”措施拉开减排“攻坚战”,实现了污染减排的突破性进展。
“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累计投入减排资金40多亿元,完成减排项目119个,其中工程性减排项目91个,结构性减排项目28个,污染物减排取得突出成效。共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16座,实现了旗区政府所在地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全投运目标;建成投运63台超过1000万千瓦的燃煤火电机组脱硫设施。
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鄂尔多斯环保部门在全区率先实行驻厂监管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设在线监控体系,强化监测监控,做好数据统计和资料收集工作。鄂尔多斯将脱硫设施运行率、投运率、二氧化硫削减量、排放量落实到每一台火电机组,减排台账管理成为全区样板。
鄂尔多斯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刘恒发说:“环保工作不是给经济发展带上紧箍咒,减排也不是不要发展,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科学发展才是环保工作的正确思路和要义所在。”
作为国家规划环评试点单位,鄂尔多斯市在内蒙古率先开展了“主导产业与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规划环评报告和审查意见,对主导产业发展结构、规模和工业园区布局、定位进行合理调整,实施集中发展战略,促进主导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腾笼换鸟”,将腾出的环境容量指标优先配置到科技含量高、环保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几年来,神华和伊泰煤制油、中天合创300万吨二甲醚、汇能16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等一大批国内外同行业示范项目先后落户鄂尔多斯,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质量和后劲显著增强。
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变“招商”为“选商”。鄂尔多斯对不符合资源利用曜肌⒉环匣繁E欧徘慷认拗怠⒉环匣繁S畔仍虻慕ㄉ柘钅恳宦伞傲梁斓啤保奂品窬鲎芡蹲300多亿元的160多个项目,有效控制了污染物增量。
超前谋划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汽车、煤机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已成为产业升级的新动力,非煤产业和新型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正在改变。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大力投入,鄂尔多斯不仅摘掉了“黑三角”的污染帽子,而且换来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在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4.5%、输出原煤9.28亿吨、电力1132亿千瓦时的同时,圆满完成了污染物减排任务。
昔日污染严重的棋盘井、沙圪堵、薛家湾等工业重镇“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年均在340天以上,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9%;黄河流经鄂尔多斯市700多公里,境内无一家污染物排黄企业,全市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100%。
鄂尔多斯市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由2004年的内蒙古排名倒数第一上升到2011年的第二位。据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抽样调查,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由2005年的53%提高到2011年的80.63%,跃居全区第一。(记者张爱芳、张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