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昨日表决通过了修改民诉法的决定。
南都讯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昨日表决通过了修改民诉法的决定。(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昨日在发布会上表示,民诉法新增了公益诉讼规定,对于环境污染引起的公益诉讼,可以在实际损害发生之前提起诉讼。(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环境污染“潜伏期”可起诉
公益诉讼问题一直是民诉法修改的重点问题,新民诉法将公益诉讼主体规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或有关组织”。
王胜明介绍,公益诉讼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环境污染问题,因环保问题产生的公益诉讼,民法上损害的概念含义很广,既包括已存在的人身伤害、财产减少、利益丧失,还包括将要发生的危险。
王胜明说,环境污染的潜伏期也可以提出诉讼的,不是非要等到人病了,庄稼没了才能提起诉讼。
公民个人可代理受损害人起诉
对于将个人排除在了公益诉讼的主体之外,王胜明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公民权益因环境污染等涉及到公益诉讼的问题而损害,完全可以通过民诉法其他的条款进行维权,无需走公益诉讼的渠道。(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王胜明说,现在有一些老百姓受到损害也不起诉,因为老百姓觉得事情不大,例如扣资费、垃圾短信等,而且打官司难度太大,耗钱耗力。但法律还是保障老百姓的诉讼权利。没有受损害的个人如果想做好事,并不是非要公益诉讼,而是可以代理受损害的人提起诉讼。
其他规定
小额诉讼额度各省不同
新民诉法规定,小额诉讼一审终审,其标的额限制为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30%。
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表示,平均工资的百分比更符合实际需要。他强调这一相对数并不是建立在全国的平均数上,而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各省自己公布的数字,或者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决定小额诉讼的额度。(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对于这一数额由谁来公布,王胜明表示,全国人大法工委曾和最高法研究过,这一数字的发布将会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最高人民法院每年就各省审理小额诉讼的标的额,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发布,或者由最高法授权各省高院公布。
审判人员不得接受请客送礼
新民诉法还规定,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可申请专家出庭给意见
对于需要专家提供意见才方便查明事实的医疗事故、环境污染和知识产权等案件,新民诉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采写:南都记者 王殿学 实习生 徐卓 王波 付丹迪 王岚锦 罗秋实 赵月 统筹:南都记者 杨章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