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7月27日电 (文占军 李奎义)干净的灶台上,蓝色的火苗腾腾燃烧,整洁的庭院里,太阳灶上的水壶滋滋地冒着热气。走进甘肃天祝藏区农村,普及到乡村的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正“点亮”着当地农牧民的新生活。
27日,甘肃天祝县西大滩乡白土台村,正是中午做饭时间。准备烧水的村民周文革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做一顿饭烟熏火燎一两个小时才能做好。现在,用上了沼气,轻轻松松半个小时就能做熟一顿饭。烧水还有太阳灶,没想到我们农民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村民罗福章告诉记者,以前家家用‘土灶’做饭,平均每户人家每年要烧掉2吨煤,还有很多柴火。如今,许多人家建成了沼气池,用上了沼气灶,还有太阳灶,用起来干净卫生又方便。“近年来,煤价不断上涨,很多人上山背柴、拾牛粪解决燃料问题,不仅费工费时,而且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植被。”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2006年开始,天祝藏区把新能源建设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群众建沼气池、买太阳灶,使全县农牧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天祝县新能源工作由传统推广模式逐步向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沼气做饭,太阳灶烧水,沼液施肥等生产、生活习惯在农牧区逐步形成。新能源的利用,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但庭院干净卫生,节省了购买煤炭的费用,更重要的是有效遏制了人为的生态破坏,巩固了生态治理成果。
天祝县农村能源办的负责人介绍,经过6年的发展,天祝县在全县14乡镇、60行政村把推广沼气池、太阳灶等新能源,为全县12690户农牧民建成了沼气池,使32750户农牧民上了太阳灶,6517户农牧民用上了藏式节能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