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如东的茫茫海上,数十座白色的风力发电机组迎风矗立,伴随着海潮声声——这里是国电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年底建成的131兆瓦海上(潮间带)风电场,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场。
“我国海上风电资源十分丰富,近海浅水海域资源可开发量约两亿千瓦。海上风电无疑是未来我国风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国电集团总经理助理、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自豪地告诉记者,“除了一些部件质量与管理上的不足,中国风电产业与世界的差距已经很小了。”
此次首创之举缘于龙源电力10多年在优质风电资源和技术力量上的超前储备。作为全国最大的风电运营商,龙源电力在风电关键技术、示范项目、行业标准等方面引领着国内风电产业的技术升级。此次海上风电场项目就率先掌握了海上风电单桩沉桩等多项核心施工技术。
以包括风电在内的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是国电集团应对火电亏损挑战的战略抉择。“传统的以火电为主的经营和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抢抓新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指出。
绝非应景之举,国电集团把发展新能源一步步落实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上。截至2011年底,国电集团火电6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占40.2%,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总装机的比例达到22%。“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2%,2020年将达到40%。”朱永芃表示。
持续耕耘换来了效益上的巨大回报:清洁可再生能源弥补了火电巨额亏损,风电、水电利润连年稳定增长;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连续3年年均增长50%以上,2011年以四分之一资产量贡献了近三分之二的利润。
与一些新能源企业把发展依附于引进国外技术不同,国电集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国电科环是国电集团旗下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子公司。前不久,国电科环在江苏的一家生产企业刚把一批用于电厂烟气脱硝的催化剂销往日本,这是我国同类产品首次出口。有意思的是,这类产品正是几年前他们花大力气从日本引进的,现在却反过来受到日本市场的青睐。“这种产品的脱硝效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系统设备国产化率达到100%。”国电科环副董事长叶伟芳告诉记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电科环所研发的新能源高端设备和电力科技环保服务项目如同一个“绿色发电技术超市”:国内领先的脱硫和脱硝技术;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应用装机达到2.5亿千瓦,累计节约的燃油相当于胜利油田半年的产量;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空冷技术、电站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海水淡化技术……叶伟芳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梦想是把这些技术都集合在一个电厂上,建成一个“绿色火电厂”样本。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绿色能源革命如火如荼,国电集团正以不断提速的新能源脚步,成就着绿色国电的光荣梦想。
本报记者 温 源